句子
1 识记(记熟)应当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你应当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认识)、弄懂大量的事实、事物和现象以后再进行识记。不要让学生去记诵那些还不理解、没有完全弄懂的东西。由弄懂事实、事物和现象,到深刻理解抽象真理(规则、公式、定理、结论)的道路,一定要经过实际作业,而完成实际作业就正是掌握知识。
2 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并不让学生花专门的功夫去记诵规则和结论:对事实的思考,同时也就是对概括的逐步的识记。思考和熟记的统一表现得越鲜明,学生的知识就越自觉,他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就越强。
这是教育过程的一条十分重要的规律性。多年的经验使我得到一个结论:如果学生在小学里就能在思考事实、现象的过程中掌握抽象真理,他就获得了脑力劳动的一种重要品质--他能用思维把握住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事物、事实、情况,现象和事件。
心灵触动
今天的阅读我虽然不懂俄语的语法,但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我认为是对知识的理解。要让学生理解知识,只有思考和熟记越鲜明,学生所学的知识也就越牢固。
就像今天我讲的课文《项链》一样,文中有一个生字“娃”,我先让孩子们观察这个字的右边是什么,当他们看到是两个“土”时,我顺便让他们找了找文中还有哪个字也是有“圭”,他们很快找到了“挂”。我又结合前边学习的“蛙”,用不同的偏旁来区分这几个字的意思。孩子们在我创编的儿歌中很快的的就记住了这几个字的不同。
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时脑子动起来,比最动起来有用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