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自驱力
没有自驱力,孩子即使在短时间内因为其他因素能做到好好学习,也无法一直坚持下去。当遇到学习挫折、环境改变、青春期自我意识增强等外在因素影响的时候,他们就很容易受这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学习动力就会突然中断。
那么,是什么导致孩子在学习自驱力上的缺失呢?
自驱力 = 态度问题?
不是那么简单
很多父母会把孩子的自驱力简单地看成是态度问题,所以,只要给孩子讲道理讲不通,就会束手无策。其实,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人的态度是怎么来的呢?
人对一件事的态度,取决于这件事对自己的影响和对这件事的掌控感。拿学习打比方的话,如果一个人对学习有自信,而且能在学习中得到乐趣、价值,并且认为自己从学习中得到的比付出的更多,那么这个人对学习的态度就是积极的,就能产生自驱力;如果缺失其中任何一个因素,这个人都无法产生自驱力,反映出来就是对学习的消极态度。
有的孩子在学习上既没有建立掌控感,没有自信,也没有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和价值,更何况,她觉得自己在学习上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从学习中得到的比失去的少得多。那么,他又怎么可能培养出学习自驱力呢?
我以后要学习自驱力,段练提升自己。一做作业总是磨磨曾曾的,以后一定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