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了一场小雪,虽然雪不大,但是威力着实不小,把温度一下子拽了下来,眼看着零下十几度了,想想也挺好,杀杀病毒吧!让孩子们都能摘下口罩开开心心的笑一笑吧!
昨天就把孩子们送到了爷爷奶奶家,怕他们冻感冒,所以今天我带着作业就到了他们家。哥哥的作业稍多一些,还在写,妹妹的作业倒是早早完成了,于是从我口袋里拿出6块糖,打算分给孩子们吃。闺女在一旁开始数算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我,还有豆豆”,豆豆是大姑姐家的孩子,刚年满3周岁,如今也不是一个想怎么哄骗就怎么哄骗的年纪了,“呀!一共有7个人,咋办?”“我们有6块糖,得分7个人,怎么分啊?”我把问题抛给了她,闺女陷入了纠结:“啊?7个人分6块糖,咋分呀?”她思来想去,“那就只能让一个人不吃了!”“那让谁不吃了?”我继续抛问题,她最先想到的是眼前的小豆豆,所以跟他商量,结果豆豆思索了一下后,摇头拒绝了,“那怎么办?”我也在不断的完善我的规则:“必须每个人都得分到呦!”我的话无疑把她的思路都打断了,她只能重新思考。看着闺女这里转,那里转,趴在这,趴在那,转来转去,向我投来求助的目光,当然,我视而不见。没办法了,她就去求助了爷爷,爷爷告诉她,谁分糖谁牺牲一下自己,别要了。闺女带着答案回来的时候,我是不满意这样的结果的。闺女犯了难,纠结了好久,告诉我:“要不...我不吃了吧!”脸上露出难堪的表情。可能这不是最好的方法,也不是唯一的方法,但是闺女能舍己为人,自己不吃就给别人让我还是很欣慰的。看着她为难的样子,我给了她点小提示,“如果现在有6个橘子,要分给7个人,可以怎么分?”“嗯...嗯...妈妈,我觉得可以把其中一个裤子掰开,分给俩人吃。”“哦!我知道了,可以把其中一块糖分开俩人吃!”听到闺女的回答,我心里是满意的。欣慰于她能够迅速的灵活变通。
生活中处处是学问,生活即学问,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她学习道路上最好的道具,在这条路上,我只做引路人,前进的路还得她自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