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6 星期六 天气:晴
对“社交恐惧症”,心理学家林恩·亨德森曾如此描述:“由于害怕外界的消极评价,而对社交产生不舒服的、恐惧的情绪,以及在社交情境中表现出退缩、回避行为。”“社恐”能治吗?如何正确面对“社恐”?懂得欣赏别人,为彼此搭桥,在成全别人的同时,也成全自己。懂得改善自己,错了就改,不会就学,不卑不亢,有潇洒转身的魄力。
【真诚:不随意攀比,从心底认同他人】
在细节处称赞他人杨绛曾经写道:“能感动人心的,永远不是语言,而是行动,能始终如一的,永远不是虚伪的热情,而是真诚的付出。” 真诚是个很有魅力的东西,哪怕不善言辞,不会说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关系,偶尔有些笨拙也可以。
【宽容:尊重差异,展现自己】
莎士比亚曾说:“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人与人之间存在千差万别,我们也经常喜欢用三观不同来作为不愿意与人交往的理由。但真正的三观不同,并不是两个人有多大的差异,而是不懂得尊重对方。一个有修养的人,很少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因为他们明白这个世界的参差,更能理解人与人的不同。
【松弛:避免完美主义】
没有那么多的观众,不必用力攥紧手掌,放轻松,手掌摊开,才能拥有更多。
【幽默:试着开个玩笑缓解尴尬】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常会发生一些摩擦,有时甚至剑拔弩张,弄得不可收拾,而一个得体的幽默,往往可使双方摆脱窘困的境地。
【善良:对待他人心怀善意】
泰戈尔《用生命影响生命》中写道:“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请保持心中的善良,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善良,走出了绝望。” 一个人只要将善良根植于心底,流露于平常,生活定会欣欣向荣,越来越好。
【倾听:他人倾诉时,应当保持足够耐心】
当一个人身处负面情绪时,他需要一个情绪的发泄口,所以此时你应该做的就是安静地聆听和温暖的陪伴。不要盲目给出建议,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成长环境都不同,所以对一件事的看法也不一样。试着把自己放在倾听者的角度,你会发现打给别人的那道光,也照亮了更温柔的自己。
三毛曾说过:给自己时间,不要焦虑,一步一步一日一日过,请相信生命的韧性是惊人的,跟自己用心去合作,不要放弃让自己成长。不要把社交当“洪水猛兽”。有些事,你不会,真的没关系。不要恐惧,慢慢来,一步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