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小燕的故事令人惋惜,同时也令人深思,不论从学习还是家庭或者其他方面,宁小燕是比较令人羡慕的。然而拥有如此优越条件的宁小燕,最终倒在了受教育的路上,如书中所写,或许有她自身的原因,但一个学生因为受到的教育与感受到的现实的冲突而对这个社会失望,才是主要原因。
从书中得知宁小燕的各个时期经历,小学时的她乐于助人,成立“小雷锋队”,中学时不惜迟到也要帮助盲人,各个方面都表明了宁小燕那如同烈日般耀眼的优秀品格,考试时不与作弊者同流合污,即使因为没有作弊造成与同学的疏远甚至丢掉奖学金,这些正直的品质直到今天也依旧是教育者所教授的,不论从哪方面看,宁小燕身上的这些优秀品质都彰显了教育者们的成功。
李镇西老师在书中也有这样一段见解:正直和真诚的确是一种高尚的品格,我们的教育多年来也试图让每一个学生正直而真诚。但是怎样在保持正直和真诚的同时,又能暂时容忍邪恶与伪善?怎样既诚实的做人,又机智的做人?我们的教育是从来不讲的,我们往往只是抽象,而绝对的向同学们大谈。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如果我们的学生真正,执着的追求真和直,其结果往往是碰壁吃亏。这些问题可能到今天都没有真正解决,至少在我上中学的那时候没有感受到有教育者向学生们讲解社会上的伪善与邪恶。
宁小燕的事情让李镇西老师对德育观念有了更多的反思见解:既然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那么对教会学生做人最直接的德育,我们理应有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李镇西老师写出了十条德语方面的反思,从德育目标到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过程、德育评价等等。德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时德育改革的必要条件之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在这方面不懈探索、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