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到本周要阅读的内容,看到标题就足以让我心头一颤——由一位女生自杀引发的德育剖析。整段内容围绕着一个问题,她给教育者留下了什么“遗产”。这是一个让人读到胸口发闷的事件,一个花样年华的女孩,一个纯真、自信、乐观且赋予思考的女孩,才仅仅16岁啊
就那个年代来说出身于干部家庭,从小学到高中一直走“红”这是让多少人羡慕的孩子,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竟然在16岁最美的年纪选择了自杀,看着都让人惋惜。如果她继续幸福快乐无忧无虑的活下去该多好!我刚开始觉得这个话题太过沉重,毕竟对于小学里的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这个问题离我们也是相当遥远,但是后来想想如果她能碰到一位懂心理的老师,碰到一位愿意听她心里话的老师来开导她,或许结果就不会是这样子。
其实现在的学生受网络的影响,会有学生在五六年级就开始学习网络上所谓流行的是或者话,更有学生受游戏的蛊惑,放弃了学习,导致成绩一落千丈,甚至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因为之前疫情期间我的班级里就有这样的一位同学,就在疫情期间沉迷游戏不能自拔,以至于现在心理与其他同学不同,后来与同学的正常交流都有障碍。我也为之努力去与家长沟通、去无数次的家访,但效果不是很好,后来家长听取了我的意见带他去了医院,但是医生说干预的有点晚。我听到后也是为之可惜。但是也是无能为力了。所以现在我带我们班的孩子就想着让他们在一个充满欢声笑语、充满爱的班级氛围中生活学习,我会陪他们一起上美术课、音乐课,也会在他们学习累了的时候带他们去操场疯玩一节课,让他们释放一下学习时的压力。老师不是神,但是我会努力去做一名让孩子喜欢的“神”老师。所以请老师们在与学生沟通交流时,一定要俯下身子,听听他们的心里话,做他们的良师益友,见证他们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