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西湖区教科体局副局长 ,刘琍琍 现在在青少年的教育过程中我们意识到,许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与家庭无关将教育责任完全放在学校和老师身上或者认为只要“学校教育得好” 其孩子就一定能出类拔萃.这种观点是极为偏颇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 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 都不能单独承担起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其实关于教育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教育除了学校教育外还应包括家庭教育. 在进行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新 型人才的今天我们必须要很好的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促进学校、家庭等各方面教育因素的紧密配合.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教育是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
是教育制度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是以集体为单位的普众教育有利于发展孩子的集体观念和是非观念及社交能力。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社会尊师重教学校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在社会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在的学校是一个评级系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孩子都能够很好的发现自己的长处、短处与别人相比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在哪里从而更好的给自己定位。
学校教育要使青少年学会更好地融入群体与社会当中 要使青少年获得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动力、热情和必备的基础 要使青少年在纷杂的事物中学会选择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要为青少年多样化的发展提供可能和条件使他们具有独立健全的人格和鲜明健康的个性要使青少年拥有善良的人性、美好的内心和优雅的举止 要使青少年学会清醒而客观地认识自身的价值和在社会上恰当的位置并养成时时自我反省的习惯学会自我调整使自身不断完善要使青少年逐渐懂得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包括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人类和对后代的责任。总之学校教育要有助于不断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使今天的青少年在未来生活中更加文明、更加科学、更加幸福、更加美满。
家庭教育是最直接最生动最有活力的教育。家长和子女的特殊关系决定了家长在子女的身心发展中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子女因为与家长在血缘上、经济上、思想感情上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受家庭的影响最直接、最生动、最经常、最深刻。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亲密相互之间情感的感染性越强感化作用越大反之则感染性越弱感化作用越小。父母与子女的特殊关系他们之间容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家庭教育不仅表现为父母对子女的直接的正面的灌输、宣传和教诲家庭生活的许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家庭的文化环境、语言环境、生活习惯以至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在耳濡目染的作用下渗透到孩子的思想意识中去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
父母对一切的评价、 议论 都可能成为子女进行道德评价的依据。家长的言行举止兴趣爱好都可能成为子女效仿的榜样所有这些都是对子女最直接、最生动的教育对子女的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我们已知道家庭教育是贯彻子女一生的。尽管学校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起着主导作用。但是仍需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有效的教育才能提高教育质量。如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配合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就能增强学校教育效果反之则会起阻碍、干扰、削弱或抵销学校教育的作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论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时说“学校教育应当领导家庭教育但决不能少了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的环节这是学校教育的最有益的补充。”这就说明了上面的道理 总之 家庭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没有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素质教育。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总体目的是使孩子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 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与家长的具体教育目的是不同的学校教育是一种针对许多孩子的共同点的“共性教育”这种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标准化”即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在某一阶段都达到某一个标准,但是我们知道孩子的主要特点是具有独特性每个孩子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不仅表现在外貌有不同同时也表现在内在的心理、素质、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目的是对孩子进行“个性化”教育 针对自己孩子特点的“特殊教育”学校的普遍教育无法满足每个家庭的需求 只有家庭教育才能完成——因为只有家长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所以学校和家庭要相互配合起来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