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只有时时调整自己的关注点,引起注意,才能好好成长!
从学校推行亲子日记以来,孩子们包括老师,从不会写到会,从愁着写到积极主动进行记录,一切都朝着积极的方向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刚开始,写日记这件事情对孩子们和家长来说都仿佛是一项“大工程”,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每件事情被当作任务,当作被逼着去做时,不仅不可能较完美地完成,还会影响心情。究其原因,他们不是懒得去写,而是不知应该记录什么🤔也就是说没有引起注意,注意好好生活,用心体会。
而现在,我可以明显感受到我的孩子们每天都在刻意注意观察身边发生的一切。他们会比之前更加努力地听课、观察,记忆,更加细致地发掘完善自己的途径。不管他们是不是只为了找寻日记的素材,但结果是:他们对生活引起了注意,正在好好成长……
要课外古诗默写考试了,默写、背诵,孩子们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大浪淘沙式的检查下,总是有那么几个人,不过关。我发现了一个规律,这一小撮孩子,不是记忆力不行,而是容易自我放弃。究其原因,他们注意力没集中在要做的事情上,对事情没引起足够的重视,注意力分散了。我是这样唤醒他们的:没有批评,唯有引导。利用孩子们喜欢的画图的方式,把晦涩难懂的诗词意境画到脑子里,一幅画面接一幅画面,过电影似的,边想边背。一句句,一幅幅,你还别说,真管用,没重复几遍,就连平时最沉默寡言的那个孩子脸上也洋溢起了自豪的微笑。只是因为孩子们对手头上的诗词多了几分注意而已,便可导致天差地别的结果。
在孩子们开心、高昂的情绪下,教育目的就这样轻而易举的达到了。这样双赢的局面,应该是教育所追求的吧。
做好引导者,引导孩子们引起注意,好好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