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爱心与教育》15
奔跑的五花肉

我读完了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中手记六“生死两地书——和远方一群中学生的通信”部分内容。我只能用“大爱无疆,用爱心不断地去影响别人”这句话来评价李老师。

这是李老师20年前的一段经历,是一个让他心痛的故事。他以与署名“杨守丰”的高中生书信交流,他一直给予“他”莫大的鼓舞与支持,直到两年后,李老师获悉“杨守丰”,这个他眼中坚强不屈的男孩,竟是一个心细缜密,意志坚强的女生,同时接收了她的死讯。对于李老师来说,这不啻于一个巨大的打击。在宁小燕之后,又有一个如花的生命逝去,他悲痛万分。接下来与杨守丰的同学冯珉娟与闻春晓的书信往来,让他更多地了解了杨守丰的生命历程。往后的日子里,李老师在继续教育革命的同时,又不忘记与两位同学书信交流,既从她们的书信中了解到当代中学生的思想,又对她们内心生出的迷茫给予鼓舞。

我不禁深思:教育,这是一个怎样沉重的名词!之所以沉重,是因为它不是一个人,一群人可以改变的。素质教育喊了太久,可是为何还有那么多地区继续着名次之争,继续着分数排名?同样作为一名老师,我缺乏李老师对教育研究的热爱,我把自己看成了“小我”,我总想以一己之力去改变一个人,几个人。但是我不能改变一群人。而李老师却用自己对教育的独特感悟,借助报刊媒体,宣传他对教育改革的看法,他不断地呼吁世人:要改变教育的现状,让现在的孩子们不再为分数所累!让现在的孩子们受到道德和思想上的教育,要胜过知识上的传授!我觉得,这对于一个人,一群人,当代学生的成长是很有必要的。

正如闻春晓谈到的,苏霍姆林斯基是成功的教育家,可是他的学生却没有一个能成为他这样成功的教育家!这能说是他教育的失败吗?似乎不能。每个人对事物和观点的认知水平是不同的,由教育家传达出来的观点中领会到的内容也是有限的。所以,至今没有一个人成为第二个苏霍姆林斯基,这也是很正常的。

我们从事教育研究的老师们,不能当专家,也一定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学者。用自己丰厚的知识影响世人,让他们的思想得以改变,让整个社会得到进步,这才是我们终极的目标。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354867
推荐日记
《日记》
《亲子日记》
《致七岁的你》
《冬至吃饺子(150)》
《健康最重要》
《日记》
《马站二小一年级二班徐若菡》
《亲子日记第934篇》
《冬天的麦田》
《日记》
《坚定了当警察的决心》
《2023.12.23 晴 知己》
《2022级16班亲子日记第105篇》
《快乐的周末》
《懈怠的坚持》
《周末》
《输了不放弃》
《随笔690篇》
《日记》
《马站二小一年级二班杨欣诺成长日记(68篇)》
《亲子日记》
《冬至》
《《爱心与教育》15》
《亲子日记第90篇》
《成长日记32(看图写话)》
《美丽的圣诞树》
《亲子日记 第981篇 《无题》》
《NO.125斗牛犬拼插完成》
《哎,这一天》
《2023年12月23日(第163篇)》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