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爱心与教育》16
奔跑的五花肉

我读完了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中手记六“生死两地书——和远方一群中学生的通信”部分内容。这是李老师20年前的一段经历,与闻春晓的书信往来,让他更多地了解了杨守丰的生命历程。往后的日子里,李老师在继续教育革命的同时,又不忘记与远方的学生书信交流,既从她的书信中了解到当代中学生的思想,又对她们内心生出的迷茫给予鼓舞。我感受到李老师对青春期学生的思想、心理教育,在信中探讨教育缺陷、人生态度、生活琐事,潜移默化地指引着青少年积极向上、努力学习、工作。李镇西老师和学生之间即是师生关系,又是朋友关系,从李老师和闻春晓的通信中,就可以看出,他们互相信任,同时又能从对方那里获得收获。

看到闻春晓也走上了教育之路,成为了李老师以及我们大家的“同志”感慨良多:教育,这是一个怎样沉重的名词!之所以沉重,是因为它不是一个人,一群人可以改变的。素质教育喊了太久,可是为何还有那么多地区继续着名次之争,继续着分数排名?同样作为一名老师,我缺乏李老师对教育研究的热爱,我把自己看成了“小我”,我总想以一己之力去改变一个人,几个人。但是我不能改变一群人。而李老师却用自己对教育的独特感悟,借助报刊媒体,宣传他对教育改革的看法,他不断地呼吁世人:要改变教育的现状,让现在的孩子们不再为分数所累!让现在的孩子们受到道德和思想上的教育,要胜过知识上的传授!我觉得,这对于一个人,一群人,当代学生的成长是很有必要的。正如闻春晓谈到的,苏霍姆林斯基是成功的教育家,可是他的学生却没有一个能成为他这样成功的教育家!这能说是他教育的失败吗?似乎不能。每个人对事物和观点的认知水平是不同的,由教育家传达出来的观点中领会到的内容也是有限的。所以,至今没有一个人成为第二个苏霍姆林斯基,这也是很正常的。我们从事教育研究的老师们,不能当专家,也一定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学者。用自己丰厚的知识影响世人,让他们的思想得以改变,让整个社会得到进步,这才是我们终极的目标。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361957
推荐日记
《四(一)班牛腾逸亲子日记第937篇》
《日记》
《第一次吃糖葫芦》
《种蒜》
《终于得到了心心念念的奖状啦》
《日记》
《庆元旦》
《亲子日记285 感悟》
《驼驼的梦想》
《别了2023》
《日记第25篇》
《 熟读成诵》
《2023年12月16日 星期六 成长日记(104)》
《迎元旦》
《【671】掩饰不住的激动》
《幸福原来是这样288碎悟57》
《去超市》
《亲子日记 1947 琪琪外婆 阅读笔记》
《亲子日记》
《亲子日记(575)2023.12.21》
《改变自己》
《《哥哥的元旦联欢会》》
《994元旦联谊会》
《不高估自己》
《一课三备》
《亲子日记292篇》
《12.30【596】大宝人生第一份工》
《293.亲子日记》
《日记》
《星期六》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