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晴
今天闺女在跟爸爸下棋,偶尔咳嗽两声,爷爷便将保温水壶放到她跟前,方便她喝。后面我抬头看了一眼,水壶在闺女的胳膊处,是容易碰下来的,可能觉得外出表演完毕,思想上放松了吧,并没有说一下,或者给往里面挪一下,若在外出表演前是非常小心的,因为这种保温水壶一旦摔了,就不保温了,外出很容易喝不到温水。所以,因为大家都松懈了,水壶就这样被闺女碰到了地上,咚地一声,换来了爷爷不断的大声批评。我与孩子爸爸见这架势,选择了沉默,而闺女,因为爷爷的吼叫,激起逆反心,哭着让爷爷走,即使这样也非常伤心,问妈妈,当时为什么要生她。怕她伤心,也想缓和下她的情绪,妈妈告诉她,不生她,她怎么体验这美好的世界与生活。闺女则委屈地说,无所谓,我不要体验。这一瞬间我有些难以招架了,一点小事,无休止的批评,孩子受伤到这种地步了。
担心孩子的心理问题,为了试探闺女真实的想法,是真这样还是故意说这样的话吓唬妈妈,当闺女说生她的时候把她换了时,我笑着说,现在换行不行?闺女一听,果然反对,现在没法换了。还好,其实闺女有点故意吓唬妈妈了,知道大家在意她,故意说这些刺激我们。后续因为一点小事,她再说类似的话语,妈妈则制止并明确自己的态度,妈妈生养了你们,为你们付出所有,心甘情愿受累受苦,但这并不是你们用来攻击妈妈的工具,用妈妈的爱来让妈妈伤透心。闺女果然沉默了,不再说这样过激的言论。
孩子是应该有他们的承受力,不应成为温室的花朵,但也应给他们适当的理解,我们成年人都想不到与做不到的事,为什么非要孩子一定做到。事后,与孩子爷爷做了沟通,说出我的想法与闺女因为不懂事对爷爷的顶撞,爷爷也听进去了,以后会注意方式方法。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尤其与孩子相处,方式方法尤其重要,否则就是反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