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一位学识高深的人,他把国家和人民治理的安居乐业,他的故事让人世世代代传颂。
诸葛亮字,孔明,生在汉末,当时正逢天下大乱,他很有学识,常常拿管仲来和自己比较,因为当时朝堂黑暗他不愿意做官,便隐居了起来。
那时,刘备屯兵在新野。诸葛亮的朋友徐元直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个很有学问的人,是一条卧龙,您愿意见他吗? 刘备说好吧,让他来见我。徐元直说,这人性格高傲,没法随便请来,将军只好亲自去拜访他。于是,刘备便和关羽,张飞一起去拜访刘备,期间足足去了三次,这便是著名的三顾茅庐。
直到第三次刘备去拜访诸哥亮的时候,刘备终于见到了真人,可是诸葛亮当时在睡觉,睡了很久诸葛亮才醒来,他们说了几句客气话之后,刘备见孔明身高八尺,面如冠玉,头上戴着纶巾,相貌非凡。刘备说道:汉朝衰败了,奸臣弄权,备不量力,想在天下干点大事,我才疏学浅,没有计谋,所以想请先生赐教,不胜感激。于是孔明便提出了三分天下以及最后胜出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请孔明出关。诸葛亮不再推辞同刘备回到新野。
刘备和孔明变得越来越亲近,关羽和张飞都很不高兴。刘备说,我有了孔明,真像是鱼得了水一样,诸葛亮出山后的一件大事,就是连孙拒曹。他的外交政策有两句口号,北拒曹操,东和孙权。
荆州的刘表死了,曹操派兵南征,刘表的儿子刘琮是个无用之才,派人请降,刘备带兵南下,曹操抓走了徐庶的母亲,徐庶是个孝子,他用手指着自己的心对刘备说,本来想跟将军共图霸业锁凭恃,就是这颗心。可是现在母亲被曹操抓走了,现在我对将军再无用处了,所以请辞。徐庶到了曹操那里,徐庶的母亲气的自逆而亡,徐庶终身不肯为曹操想出一个计策。孔明对孙权说:将军要权衡下自己的力量,如果凭着贵国的力量可以战胜曹操,那应该早早和曹操断交才好,如果以贵国的兵力不能战胜,那应该先解除武装,俯首称臣才是上策。孙权听了这些很生气,便说:那刘备为何不俯首称臣?孔明便回答道:刘备是汉室的皇叔,英才盖世,怎能俯首称臣?……最终将孙权说服了。
诸葛亮的大名是千古不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