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又碰巧是新的一周的开始,真是新气象。更值得纪念的是我的坚持已经又到了一个新起点,我的日记已经达到了300篇,有了坚持,就有了收获,在这300天里,有了坚持的意义,也有了生活与小顺子的亲密。和小顺子的互动是互通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今天又是充足的一天,早上小顺子爸爸早早的就把肘子煮上。等到了8点多的时候,我们一家先去给妈妈买了拐杖。然后去医院看望妈妈,看到今天的妈妈状态好了很多,可以自己坐起来坐一会,吃饭了逐渐多了起来。等了一会哥哥又来了,拿来了水饺,我帮妈妈吃了几个水饺。等了一会,看着没有什么事,我们就把爸爸送回家,到家后发现炉子灭了,我对象帮爸爸把炉子点好。小顺子和他哥哥玩了一会回家,回家后,小顺子就努力加油完成还没有完成的作业,并有背诵了一些道法和科学,今天晚上就早一点睡觉了,明天要开学了!
看看一位清华妈妈怎么做的。(孩子的能力训练上,强度由轻而重,需要缓慢升级循序渐进。人的能力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很熟练、能胜任的区域,很舒适,但久了会无聊)、拉伸区(通过努力可以达到,既有挑战又有成就感)、困难区(努力也很难达到,容易因为畏惧而逃避)。最合理的做法,就是让孩子进入拉伸区,设定一个孩子容易够得着的小目标,循序渐进地拓展能力,循序渐进的准则是每次以增加10-20%为最佳。我儿子刚上小学的时候,没有给孩子增加额外的学习,只是鼓励他尽快完成作业。等到他完成作业的速度慢慢提升,可以在40分钟内完成作业,这时候,每天给他增加5分钟的口算练习;再过一段时间,作业可以在半小时之内完成,商量着增加其它;之后,在保证睡眠、运动的前提下,一点点增加听写、背诵,增加量不超过20%,儿子基本都能适应。有时候他觉得困难,有抵触情绪时,就商量着做减法。平时的练钢琴啊等这也是他自己喜欢的,我们没有逼迫他。小学六年的循序渐进地练习,他已经具备了足够的意志力和进取心,到了初中,学习和生活都按部就班,始终保持着他的优秀,一直到高中,最终如愿保送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