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尊重孩子,当孩子向父母表达自己的需求时,父母要给孩子尊重,放下手头忙的事情,或者告诉孩子稍后自己有时间,再听他讲。蹲下来与孩子对视,让孩子意识到父母在认真听他的话。当父母与孩子进行沟通时,孩子也会停下来,认真听父母的话。此外讲话的语气,也要用商量建议的语气,不要命令孩子,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让孩子感到与父母的平等,需要相互尊重的。
2.沟通时家长与孩子应该处于平等地位。很多家长在沟通时总是高高在上,拿着找孩子毛病的姿态与批评指正的角度,这样孩子会感到很害怕与压力,往往效果很差. 孩子点头同意只不过是迫于压力的应付.事实上,家长与孩子之间应该建立起朋友的关系,平等互助.沟通时应该切身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 孩子担心什么,最关心什么,最抵触什么,如果别人这样对自己说话,自己能不能接受,怎样的态度最容易接受与理解等等,这些都应该思考,都是换位思考的内容.没有换位思考就没有沟通的撼动力量。
3.用心倾听孩子的诉求。 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对于孩子诉说的内容一定要用心的倾听,并且最好能够给出适当且满意的回应。
4.注意孩子的反应和态度。家长在和孩子沟通时,常常会急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话做最好不要有意见,所以往往没有仔细地把孩子的讲述听完而导致代沟越来越深。
5.注意体会孩子的感受。如果在外面受了委屈或者和好朋友或心爱的宠物分离时孩子的细腻的小心灵会难过,这时候就很需要家长的关心,父母可以温柔的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让孩子觉得父母在意他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