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9日星期五晴
家庭教育谨言慎行篇之十三:不要对孩子期望过高
对孩子报有希望,是每一个家庭,也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的共同情怀,也是我们花大力气进行教育投入的根本原因。
但是对孩子期望过高,当脱离了孩子自身实际能力阈限的时候,期望就会变成束缚、变成压力甚至是灾难。
我们自己也常常因为对孩子期望过高,孩子辛苦,自己也辛苦;在达不到目标时,孩子痛苦,自己也失望。我们常常要求孩子次次考试都得第一,各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最好是满分。我们常常要求孩子这也优秀、那也出色,但仔细想想,一个孩子能够承载那么多的期望吗?再说了,大家都想当第一,那么谁当第二?毕竟第一只有一个,更何况孩子得不得第一、考不考得出好成绩,除了孩子自身的努力外,还有学校、家庭氛围、教师水平以及家长的遗传基因等因素。我们怎能不顾实际而一再要求孩子呢?
所以我们应当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一切。对孩子的适当希望是可以并且是必须的,但希望太高反而适得其反。大家一定要记住: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家庭教育谨言慎行篇之十四:不说打击孩子的话
电视剧《狂飙》里,高晓晨从小就在妈妈陈书婷的打压下长大。
儿子受了委屈,她没有安慰和共情,却呵斥他:“屁大点事,有什么好哭的!”高启强夸儿子钢琴练得不错,她却不以为然地打击:“练了一个月才练成这样,还有脸说!”
长此以往,高晓晨的内心变得极度自傲又自卑,费尽心思地去证明自己,最后酿成了大错。
语言是最犀利的武器,那些打击的话看似无意,却像刺刀一样,深深伤害了孩子的内心。
哲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的本质是渴望欣赏,孩子尤其如此,欣赏能让孩子长成参天大树,贬低能让孩子枯萎畸形。”
有格局的父母懂得为孩子捧场。因为她们知道,欣赏的目光和坚定的掌声,才是孩子前进路上的最大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