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碎思第二百篇:
坚持真的好难。我的教育碎思坚持到了二百篇,五天前就写到了一百九十九篇,当时我还在想怎么样写这个二百篇呢?总结?不对,这只是开始,以后还得继续写。发一下感慨记录一下自己坚持到二百篇了?不能再随便写一篇吧?就在纠结,这一纠结时间又溜走了五天。不能再等了,总结不总结无所谓,感慨不感慨的也无所谓,有所谓的是不能停止,一旦停下来就很难再启动,自己已经有过前车之鉴了。
今天早晨再读朱永新《致教师》的时候,读了“站在大师的肩膀之上”这一篇文章,又触动了我。特别是教老师们为什么要读书,应该怎样读书,读什么样的书?我把有关的内容都做了标记,要和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进行研讨座谈。在这里先把这些内容整理一下吧!朱永新说“读书,就是与最伟大的智慧对话的过程,就是在获得智慧的过程中发展智慧的过程”。“很多老师说,他们知道学习的意义,知道阅读的价值,但就是工作太忙,眼睛一睁,忙到熄灯。看似有理,其实不然。自来水是压出来的,时间是挤出来的。试想某一天,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突然约你相见,你会不去吗?肯定会想方设法相见。我认为,阅读就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这个人。认可这一点,就一定能找出时间。重要的事情,总是有时间做的。工作忙的借口,是因为你还没有把阅读作为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时间抓起来就是黄金,抓不起来就是流水”。想想自己写碎思,不但没有把写碎思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就连一般位置也没有啊,而是忙完了所有事情后,才不得不去考虑,“写点啥”?
想把这篇文章和老师们分享的目的,是让老师们把阅读作为自己最重要的事情。那么自己首先做到,每天早晨早起十分钟,就可以挤十分钟读书;晚上少看点手机,翻几页书应该可以做到;节假日休息时,推掉一两个应酬,就会有整块时间。不能小看这十分钟、这几页书,阅读像爬山,不怕慢,只怕站。
写碎思也是同样的道理,每天要坚持写,不怕写的短,就怕不写(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