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班的瑞瑞是个内向沉默的孩子,不善言辞的她总是一个人做游戏,一个人看书,每每看到她一个人我就想到,是不是要和她说说话,但当我找他聊天时,她总是流露出害怕恐惧的神情,仿佛做错了什么事情,害怕老师去责备她。
这天,我看到瑞瑞主动向我走过来,一副很着急的样子,于是我问她:“怎么啦,瑞瑞?”她说:“老师我刚刚不小心撞到了瑶瑶。”果然,我看到瑶瑶在一旁大哭了起来,我问瑞瑞:“怎么会撞到的?”瑶瑶支支吾吾,我了解了情况,原来,是瑶瑶抢了瑞瑞的玩具,在争抢之中,瑶瑶摔倒了。我没有批评瑶瑶,也没有责怪瑞瑞。我对瑞瑞说:“老师告诉你一个好办法,你去和瑶瑶说声“对不起”,再给她一个拥抱,她一定会原谅你的。”瑞瑞照做了,我欣慰的点点头,说道:“那你们现在可以做好朋友了吗?”瑶瑶说:“好啊,那我们一起玩小推车吧。”瑞瑞也笑着点点头。
经过这次事件,我也主动找玲玲的家长沟通交流,告诉他们:“要经常鼓励孩子主动与别的孩子打招呼,一起玩游戏,一起分享玩耍的快乐。孩子如果怯生,可以先缓解他的紧张感,让他身心放松,慢慢地由不熟悉到熟悉。同时要经常暗示孩子,只要你主动、友好地与别人相处,别人就会喜欢和你做朋友,以此来增强他的自信心。”我发现瑞瑞的性格在慢慢得开朗起来,和朋友的交流也变得多了起来,看到她的改变我也渐渐欣慰起来了。性格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正如一句名言: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性格是在生活实践中一点一滴形成的,良好性格的塑造也要从具体的行为和基本的习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