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终究是需要自己去飞的,都说母爱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孩子是因为我们而来,但他们是一个个体,却不属于我们!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或许有些时候因为孩子的年龄太小,也或许是因为期望太高,所以很多事,都不放手,也不信任让孩子去做,不经意间,孩子就错失了很多体验的机会!就比如在每次老师布置的手工作业,我每次都会帮着孩子一起完成,甚至于不让孩子插手,怕她影响进度和作品的美观,导致孩子没有了积极性,有了抵触情绪!这就是对孩子不信任的表现!直到有一次的作业中,让我对孩子有了很大的改观:因为那次的作业老师是布置给了孩子们,所以具体怎么做我通过孩子的描述也没有弄明白,只能交给孩子自己去完成了!记得那天我俩的状态是我做饭孩子做手工,我当时就想放手让孩子做吧!看她能做到哪种程度,到时候孩子就会知道自己有没有本事完成了!我当时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可当我看到孩子的作品时,作品虽然没有惊艳到我,但却惊讶到我了!画、折、剪、粘在没有我的情况下,自己一气呵成!孩子的能力超出了我的想象!这一刻,我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阻止孩子成长的绊脚石原来是我!从这件事以后,我很少参与孩子的事情,也慢慢学会了放手,学会了做个“懒惰”的妈妈,当孩子的身心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他们已经具备了自己解决问题的生理和心理条件,我们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就会在无意识中扼杀了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放开手脚,做个“懒”的人。凡是孩子自己的事,放手让他独立去做。父母可以悄悄给予指点,但不要包办代替。放手让孩子独立成长并不意味着将他们完全置之不理,而是要适当地给予他们支持和帮助,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做好引导。
孩子的成长如同一部电影没有脚本,更没有模板每个情节都是他们,实时演绎的独特故事,作为观众的我们只需要耐心等待,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给予他们表达自己的权利,让他们在银幕上留下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而这不仅是对孩子独立成长的尊重更是对他们人生舞台的信任!
养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孩子听话顺从,更不是掌控孩子的人生,而是将自己修成一个”摆渡人”,先让孩子品尝鱼的味道,然后教他学会捕鱼的本领,渡完最后一程,再目送他去对岸更广阔的天地[玫瑰]!这是我看到的一段比较有意义的一段话,用它来勉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