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6日 周六 天气晴
上午我们在家,你收拾了床铺,答应扫地的却又不干,你想去做饭,便让你做煎饼,自己做自己吃。我便打扫“昨日战场”,扫地刷茶杯擦桌子,你自己归位了魔尺,找出来梅花积木玩,你玩你的,我干我的活儿。
给你做了一个智力测试,大概33分(总分36)成绩不错,说明你智力正常。
你自己掰了一根香蕉吃,说“妈妈有黑的部分”我说没事吃了吧,你突然说了一句“你就是个后妈,还让我吃黑的香蕉”,说完后自己掰掉你认为黑的地方,吃了起来。我笑着过来抱你,“你从哪知道后妈的呀?是哪本绘本里的吗?”我觉得超级好笑,真是被你突然的话给打败了。
午饭后下楼觉得超级冷,有寒风,所以我又折返回家给你拿了棉帽,结果骑自行车🚲车到体育公园后满头汗。路途中你骑车躲避障碍,我心紧张一下真是担心你摔倒,你居然还站起来骑车甚至单手骑。
你迫不及待去挖沙子,寻找“宝石”。
你在别的四个小孩突然加入旋转时,主动退出,我看出来了你的“意犹未尽”,我告诉你“别人加入时不需要退出来,可以一起玩。”你决定换一个玩,我也随你吧,只能说你是谦逊的孩子。
你在荡秋千时突然叫停,说看到同学了,我们立马追过去喊他,原来是李宇轩同学呀,你们俩一起玩一起跑,一起挖沙子很久很久,你们分别做了属于自己的“群山”,也吸引了一些其他孩子加入。你们认真的、努力的堆着沙,各自比较谁高谁低,笑声不断。后来,李同学发现了另一个同学孙靖承。你们三个小可爱,开启了公园的自由探索之旅,牵着手一起走,还能在对方爬不上坡时伸出手拉一把,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你们肆意挥霍着欢乐,一起在你们的“怪兽世界”里寻找快乐,阳光温暖着你们,你们的幸福也感染我们家长。你们开心,我们也很开心。你感叹“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是呀,我也觉得今天真是幸运🍀。孙奶奶给你们买了烤肠,为玩耍时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感谢孙奶奶的分享,让孩子们开开心心回家去。
四个小时的户外时间,你在骑自行车回家时很累却依然坚持骑车到家,没有中途放弃或者丢给我,我觉得你变得超级坚强了呢。
我做晚饭你自己玩魔尺,吃姥姥做的爆米花,还跑进厨房分享给我,你现在对家里的食物总是分成三份,没有独享,也会主动分配每天吃一块,是小大人的模样呢,我觉得这几年给你养成的习惯到了初步成型阶段。
晚上六点半进行平衡车训练,五个小骑友不太多,冬天训练才是最佳时机,我们要坚持下去。休息时间,看到你头发湿漉漉,说明你认真努力。今天体能训练不多,偏技巧训练。严格的教练大声发出指令,有哭泣的新学员,我也不知道你是什么感受。教练让你每骑一圈就要突破上一圈的成绩,不然挨揍。你还能拖着疲惫的身躯突破自己,稳定在14秒的成绩,避免了挨揍。
今日情商家长课:
帮助4~5岁儿童在社交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意愿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当同伴发出邀请说来一起玩的时候呢,有些孩子很高兴的就接受了他们,高兴是因为跟这些同伴们在一起玩很开心,但是还有一些孩子的接受,可能是因为担心害怕失去,害怕失去友谊,害怕失去别人对自己的这种喜欢,那这样的孩子可能在家里感受到不安全有关系。那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常常可能在跟同伴的交往过程中,也是特别倾向于隐忍、委屈的这么一个状态。还有一些孩子就会明确的表示拒绝,可能因为伙伴带来的感觉并不都是那么好的,有些孩子可能用语言来表达说我不喜欢,我不想噢,我现在正忙,还有一些孩子可能就直接一个眼神或者一个表情甚至身体对抗来表达自己的拒绝。
我觉得你以往都是沉默不动表示拒绝,很少说出来“我不愿意”,有时会跟随并听从伙伴的游戏安排,那是因为你和他玩的很开心,所以才听从指挥。公共场所有时别的孩子想要玩你的东西,过来问你可以吗,你也不说话就玩自己的,也不说话,从小就告诉你,你不愿意就可以直说“我不愿意,不可以”等拒绝别人,你有拒绝别人的权利,别人也有拒绝你的权利,你也接受别人的拒绝。
学会表达自己的前提是什么?是我们可以让孩子更多的了解真正的好的友谊是怎样的,我们需要告诉孩子在跟小朋友在一起玩的过程中,如果你感到快乐,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能有收获,你觉得你好像学到了不少本领,那么这个友谊对你来说可能是非常非常好,可是如果你在跟同学交往的过程中,总是觉得自己好无聊、好没趣,他们也不搭理我,我很难过,有的时候他们还动不动说觉得我很笨之类的话,那这种友谊可能会对你造成一些伤害。我们怎么才去处理这种关系?实际上我们让孩子去学会在社交中表达自己愿不愿意、想不想,接受或者拒绝的前提都是需要让孩子看见这段友谊带给他的影响是什么。
那我们经常可能会有一些误区,比如说我们觉得自己孩子太内向了,把孩子推到前面说去玩啊,没关系啊,你就跟他们在一起就好了呀,实际上我们没有给孩子留够足够的他自己来面对这种社交的这么一个机会。
那第2个就是我们没有告诉孩子他们有拒绝的权利,很多时候我们在孩子跟孩子玩的过程中,大家的通常的状态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我们都一起玩多好啊。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因为真正玩的人他才会有更多的感受,绝大多数时候你并没有关注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他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感受,他和别人的交流和沟通发生了哪些问题,如果我们不知道,我们却要强迫孩子一定要去跟别人在一起,这就是最不尊重孩子的表现,所以平时我们在家里头,如果让孩子有胆量去接受或者拒绝社交,很重要的就是我们要学会先尊重孩子的情绪和他的意愿,不要动不动在家里总是要求孩子做你希望做的事情,也要学会听听他不想做或者想做的原因,告诉他“我知道了,所以让你不喜欢,对吧”。然后我们再来慢慢去帮助孩子重新理解这件事情,让他告诉我们:“你的同学都做什么了?让你觉得他们不喜欢你呢?”我们慢慢的去分解,然后我们的家里也允许孩子去说No,别总是认为孩子只有说Yes才是好孩子,如果一个从来不说no的孩子,他是不可能发展出一个完整独立的自我,那他以后就不可能看见自己,也不可能找到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