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晨英语早读,我坐在教室里备课。早读一结束,每个组的小组长要收作业了。三科的作业,其实要分门别类收好,也不容易。数学课代表惠阳喊,组长收数学,副组长收语文。组长再安排另外一个同学收英语。各组开始有条不紊地忙活起来了。
惠阳其实就是一名数学课代表,但是他是一个外向型的孩子,组织能力强,学习热情高,感觉总有使不完的精力,课上回答问题比较积极,课下的走廊里也总能听到他爽朗的声音。所以,受表扬多的是他,因为跑跳挨批评多的也是他。平时替我跑腿,帮我处理一些班级事务的也是他。惠阳有些毛躁,所以没有安排他当班长。虽然不是班长,但面临今天早晨收作业的情况,惠阳还是自发安排得井井有条。
我站在教室一角,拿过组长送来的作业,这时,我听到身旁的十组组长王浚赫对组里的张泊涵说:“你作为副组长,今天早晨收作业有些慢,以后要快点。”张泊涵回答,好的。自从把学生分成12个小组以来,涌现出了好多优秀的小组长,这是第二轮了,原来是一号当组长,副组长由组长决定。这一周轮到二号当组长了。上一周11组的组长禹登和组员嘉泽在课间打起来了,是那种抱在一起互相攻击。原因是嘉泽老是违反规则,把大家辛辛苦苦挣的分扣光了。当禹登去批评嘉泽时,嘉泽的回答就一句话:不用你管,我知道怎么应该怎么做。但是嘉泽依然给组里扣分。所以,禹登一边哭一边说自己实在忍受不了了。看着可爱的孩子们,我忍不住笑了起来,于是领到了办公室,让增霞老师调解。最后两人互相道歉,因为连哭加闹,俩人手拉手到饮水区喝水去了,这就是经历,在经历中成长。看着两个孩子对着头喝水的样子,我真羡慕这纯真的童年。
上周周末,广卿妈妈留言,说孩子回家老哭,不来上学,就是因为组长老是因为他挣分少排挤他。这是分组面临的问题,组与组之间的差距,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距,这是客观存在的。周一一来,我就重点提了这个问题,先问同学们分组的好处,然后再指出某些组长居然要放弃自己的组员,这样的团队谁喜欢?最后再次重申,老师还要评出最团结的小组。这个问题算是解决了。但是,随着时间,肯定会有新问题出现,那就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班级管理是一门学问。严慈并济,宽严有度的总是更需要管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