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
2024年1月17日 小雨
下午放学,孩子见到我的第一眼就高兴地说:“妈妈,妈妈,今天我考了100分!”眼睛瞬间夸张地睁大,声调瞬间夸张地提高,情绪瞬间夸张地激动:“真的?”“嗯。”“是语文还是数学啊?”“数学。”“哎呀,宝贝,快让我看看,丁老师写的100长什么样啊?”“在书包里呢,妈妈,回家再看吧。”孩子故作镇定地说。“哎呀,不行,我都不知道丁老师写的100长什么样,我现在就想看看。”“好吧,自己拿。”说着,孩子就转过身,让我从书包里找。“哎呀,我终于知道丁老师写的100长什么样了,原来丁老师写的100是这个样子啊!丁老师写的100真好看,你看,丁老师这次写的‘√’都格外漂亮呢!”“哈哈,妈妈,你以后再多得几个100让你看看!”“嗯,好,妈妈就喜欢看丁老师写的100呢!宝贝,加油!”说着,我们娘俩高兴地击掌!
的确,孩子上小学已半个学期了,从来没得过100分,作为家长,我也着急,我也失望,但知道自己不能把这种情绪带给孩子,于是每次孩子拿回试卷,看着那一个个鲜红的“×”,只能强压心头无名火,耐下心来和孩子改错。如今,好不容易得个100分,何不借此激励一下她呢?
什么是激励呢?美国管理学家贝雷尔森(Berelson)和斯坦尼尔(Steiner)给激励下了如下定义:“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说到底,激励就是一个用来缩短实际状况及理想状况差距的工具。
在家庭教育中,激励的作用不可小趋。其实,每个父母都在以激励的方式协助孩子成长:孩子做对了就对他笑,做错了就对他使脸色。这种最简单的奖对罚错的激励方式,使孩子慢慢懂得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逐渐树立起对错观念。
即时激励也有助于提高个人情感健康和幸福感。当孩子在学校表现优异时给予及时的赞扬和鼓励,可以增强孩子自尊心和信心,获得自豪感和满足感,从而提高其情感和幸福感。
希望自己能正确地运用好激励,缩小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期待孩子试卷上的100分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