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转班的时候发现一件好玩的事情。上午加餐孩子们喝牛奶,刚开始老师给他们分牛奶时,小朋友们什么也不说,只是用力的拿老师手中的牛奶,表情疑惑,似乎对老师的举动很是不解,可能在想为什么老师不让我拿出来呢?老师也没说什么,只是对着他笑,牛奶在空中僵持了一阵,老师小心地松开手,叮嘱他回坐位的时候要小心。接着第二个小朋友将喝完的奶袋递过来,第三个、第四个直到最后,也没有一个小朋友想到说“谢谢”。等小朋友们喝完牛奶后,老师忍不住举起紧握在手中的杯子,对小朋友们说:“刚才,老师在给你们分牛奶的时候,没有把牛奶马上递给你们,是吗?”小朋友们都注视着老师,表情疑惑。轻轻的说:“是的”。老师说道:“你们知道为什吗?”“因为我们不乖。”一个玲珑般的声音。“因为老师生气了。”“你们说说看老师为什么要生气啊?”小朋友相互之间看了看。我便提示小朋友,“你们刚才有没有觉得少说了一句话啊?”
“谢谢老师……”小朋友们积极应答。
老师笑着说道:“是的,老师给你们分牛奶或者分其他东西的时候,在你们有困难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千万别忘记说声‘谢谢’。”
现在的家庭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孩子是家里的“小皇帝”,在家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对孩子总是无私的付出,而从未想过在孩子身上得到什么,以致于他们不懂得什么是感恩。
不过,作为老师不去教孩子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则是失职。如果在一个集体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因为口渴,一个孩子帮忙把桌子上的茶杯拿过来,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没必要向孩子说声“谢谢”;如果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因为不小心碰掉了桌子上的一盒跳棋,玻璃弹珠蹦了一地,孩子自发地停下手中的“工作”,争先恐后地去捡拾弹珠,而教师却木然地站在一边或忙着张罗其他的事情。那么,我们的教育无疑是失败的。
所谓“言传身教”,既然要求孩子的付出,自然成人也应该有同等的付出。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不正指向教师肩负的责任吗。
感恩之心是沉睡在孩子心灵深处最美的天使,愿天下所有教师能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叩开孩子的心扉,去唤醒这个“天使”,让感谢成为习惯。到那时,我们的世界就会弥漫着爱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