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测验结束了,妹妹的分数不理想,爸爸说我过于严苛和恐慌了,说现在更注重素质教育。为此我们两口子辩论了一番。
虽说现在是提倡素质教育,考试成绩不再像以前那样成为家长的眼中钉,但是分数还是一个热门的话题,毕竟分数是衡量孩子学习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如果考的不理想,总不可能还说这孩子很棒吧!只是说现在分数不是衡量和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而已,并不是叫我们不重视分数。为此爸爸也比较认可我的观点。
但是爸爸让我改变和孩子沟通的语言方式,让我把比较极端的“考的不好”转换成“没有达到爸爸妈妈的期望值”,实际上爸爸的某些观点是对的,学习确实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某一次考试只是其中的一个时间节点。因此,不能仅凭考试成绩就判断孩子的学习成果和潜力,应该综合考虑孩子的平时表现、作业、参与度等多个方面。应该把每一次考试都作为调整学习策略的依据。然后和孩子一起总结学习状况和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后续我和孩子都将及时进行总结、然后反思调整,力争下次取得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