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82】尊重中国文化,培养中国思维
人生是一场修行

教育要为社会、国家需要的人才而教,离开这一点谈教育是毫无根基的,我们不能以夜郎自大的心态指责教育,不能喋喋不休的埋怨教育,不能吹毛求疵的为难教育,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糊弄教育。

人人都可以谈谈教育,发表一番言论。

学生成了我们成人作秀的玩偶和帮众,何时有过真正的尊重?何时发生过对生命的敬畏?思想的自由?生存的价值?生命的意义?

猥琐的目的、功利的追求强权绑架下的教育,又怎能培养出贵族气质、家国情怀、公民责任、阳光灵性的鲜活生命体?

应试教育的考试不是面目可憎、人人喊打的罪魁祸首,而应上绞刑架的是为了分数而畸形的教育过程。(中国特色或中国创造:日光加灯光、5+2、白加黑,喊了多年的减负)考试本身的功能属性和价值取向并没有罪过,是利用它的人被功利蒙昧了心智、迷失了初心、丧失了立场、背弃了使命。

用心经营尊重文化下的智慧课堂,在守正中传承国粹,在传承中科学创新,倾力培养用中国思维改变世界的具有中国精神和家国情怀的新少年。

何为中国精神?家国情怀?老师思想的丰满与丰富是基础,带领学生去探寻中国精神之所在,只有先解决师生的精神问题。

尊重从教育开始。尊重规律,尊重学生,尊重自我,尊重他人,尊重差异,尊重科学,尊重自然,尊重社会……让尊重成为一种文化得以传承,让尊重成为一种教养得以继承,让尊重成为一种图腾得以恒久称道。

自律的能力涵养自觉的行为,自律的能力丰盈自信的品格。

老师是知识的检索者,学生就是知识的重建者;老师是方法的提供者,学生就是方法的使用者;老师是思维的共建者,学生就是思维的创新者;老师是情感的共生者,学生就是情感的体验者。

流淌在血液里的才是真性情,铭刻在骨子里的才是真信念,普惠的人人发展才是真教育。

学校要有共同的价值观认同与追求,这样才能将育人目标和课程联系起来,把学校办成学生充满创意的学校。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397109
推荐日记
《随手记》
《做“彬彬有礼”的男孩》
《新的一周〈316〉》
《日记》
《投票》
《《弟子规》》
《20240124 被治愈》
《每个家庭成员都有承担家务的义务 1月24日 晴》
《干活》
《孝顺的孩子》
《共同成长,力争更优秀》
《亲子日记第一篇》
《亲子日记(322)2024年1月24日星期三》
《四(一)班牛腾逸亲子日记第965篇》
《1.25假期的第一天》
《儿子放假了》
《好好学习,好好读书,请你拼尽全力。》
《放寒假了》
《562篇 周四 2024-1-25》
《写给孩子,同时致自己》
《责任》
《影动福娃》
《星期三》
《3人生第一次期末考寄语 2024年1月25日 天气晴》
《第634篇 再品《匆匆》》
《相伴学童新起点第一讲有感》
《所有妈妈都必须要读懂的文章!》
《2024年1月25日 周五 158篇 》
《习惯成自然》
《特长课还在上》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