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放牛班的春天》中的南风效应
wing

图像

每位教师心中都应有一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我不止一次的看过这部电影,每次都有新的感悟。

校长哈珊与代课教师马修的教育方式形成明显的对比,是“北风”与“南风”的较量。

校长哈珊用一种“犯错-惩罚”的教育方式对待学生,动不动关禁闭、处罚甚至暴力。惩罚是他唯一的教育方式,他用管理罪犯的方式教育学生。哈珊校长居高临下,对孩子们实行高压统治,粗暴地对待学生所犯的一切错误。在他眼中,“池塘之底”的这些学生是彻底的差生,被放弃的,完全没有希望的孩子。哈珊的教育在学生眼中充满了恐惧,每个学生都战战兢兢,惶恐不已,在背后却是更加叛逆的反抗和报复。

马修则包容学生的犯错,尝试去了解学生的内心,默默的保护他们不被惩罚。在音乐课上发现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用他的耐心慢慢引导着这些孩子打开心门,并用音乐感染了他们,打开了孩子们禁锢的心灵。每个孩子在马修的教导下,开始笑了,信任马修,眼中开始恢复孩子应有的光芒。以往如死灰般的校园恢复了正常。

马修的教育就是所谓的南风效应。

什么是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也叫做“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

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大发威力,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

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很暖和,所以开始解开钮扣,继而脱掉大衣。比赛结果是南风获胜,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的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

这种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效应,被称作“南风效应”。

马修老师会去了解学生的需求,走进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感受到爱和温暖,从而引导学生合作。这种温暖人心的教育方式正是运用了南风效应。

无论在家庭教育还是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应少一些批评和苛刻,多一些包容和温暖,用好“南风效应”。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415956
推荐日记
《今日打卡扫尘!我帮妈妈扫扫地》
《第一次写日记》
《论语颂读》
《阅读打卡》
《皮皮鲁传》
《洗澡记 2024年1月29日》
《呼兰河传阅读》
《古诗》
《小老师》
《强悍是什么》
《《放牛班的春天》中的南风效应》
《过生日》
《第一次洗袜子》
《1月29日 星期一 晴》
《乡下人家》
《2024年1月29日》
《日记》
《读书打卡》
《亲子日记第320篇》
《感谢孩子们(第320天)2024年1月29日 星期一晴》
《20240129星期一》
《爬山玩水2024.1.30》
《寒假生活第四天》
《成长日记2024年1月29日星期一晴》
《请没有改备注名的同学,把备注改成班级加姓名》
《扫尘》
《遇见》
《西游记第一回》
《2024.1.29》
《随记291》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