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31日星期二 天气晴
昌城小学1.9邹果果妈妈
昨天晚上带果果去朋友家串门,一进门刚好碰见她和她儿子在争吵:“让你写作业专心点,可你一会摸摸这,一会摸摸那,我就看个手机的功夫,你上几趟厕所了?以为我不知道吗!”
她儿子反怼:“那你怎么不说你陪我写作业这会功夫,看了多少次手机了,你能不能专心点!”说完,妈妈又开始怒吼:是我学习,还是你学习,这是你不好好学习的借口吗?你看人家果果比你还小每天一个人写作业,也没人看着,还不是照样好好学习!
她儿子又接着吐槽:那你怎么不说人家果果妈妈每天都在写日记,而你人坐在那里陪我,手里却刷着视频。
母子俩的争吵投射出了一个尴尬又现实的教育现状:很多父母对孩子很严格,拼命鸡娃、内卷,寄予孩子高期望,逼孩子上名校,可对自己却十分宽容,完全不注重自我成长。家长可以允许自己工作摆烂,但要求孩子必须考高分;家长可以自己瘫在沙发上刷视频、看八卦,却不能容忍孩子玩手机、打游戏;自己书都不愿翻一下,可骂起孩子来却头头是道......这也不得不引发我的反思,作为父母的我应该好好想想,如果我自己做不到的事,能否强加给孩子呢?当然有的父母会说,我是大人了,不需要被教育,不需要学习了。其实,这不过是借口和托辞罢了。
教育最忌讳的,就是自己做不到,却逼孩子努力。没有行动的引领,再好的教育方法和技巧最终都会失灵。
孩子身上的坏毛病,其实都是父母传染的结果。如果我们嘴上说一套,实际自己却做另一套,这样的管教,只会带来争吵,不可能让孩子服气。要知道教育路上最可笑的谎言,就是自己摆烂,却希望孩子上进、努力。
不是所有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才叫用心,也不是把时间都投入到教育上,才叫负责。培养孩子的同时,拿出一部分时间去投资自己,做好自己的人生课题。当我们把自己活成一束光,孩子定能顺着光,走好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