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梦想都会开花
——《栗蓬》阅读有感
诸城市文化路小学 王增霞
一边拜读程芳老师的新作《栗蓬》, 一边对其质量进行有意识的“审验”,以确保孩子们读到一本符合其成长规律的好书。出乎意料的是一开卷,便爱不释手,欲罢不能。既因为新奇有趣的内容结构,也因峰回路转的故事内容。
《栗蓬》全书共有六部分,以世界非文化遗产——诸城古琴为引线,以李白的《秋风词》中前四句作为书的目录,讲述了诸城市障日山下的一个小山村里,因为父母援疆,留守男孩晖蓬与奶奶相依为命的成长故事。
晖蓬因为诸城古琴的穿针引线,从乡村来到了陌生的城里。一切都是新奇的,一切都是跟熟悉的乡村不一样的生活体验。他认识了新的伙伴,也发现了自身具有的舞蹈天赋。自卑的他慢慢找到了自信和快乐,但伙伴的诬陷却让他一次次逃避。程芳老师希望每一个孩子面对欺凌、困难和挫折时,都能像“栗蓬”一样,身上有尖锐的刺保护自己,勇敢迎击。所以,她匠心独特地将“栗蓬”作为本书题目。
障日山下,因为诸城古琴引来的乡村振兴项目——“大棚种植葡萄”遭遇了天灾,为寻求更好的葡萄深加工方法,晖蓬跟随扶持乡村振兴项目的大人去往新疆。他被新疆女孩小栗子等少数民族孩子逆境中顽强求学的精神感动、鼓舞,特别是得知妈妈为接送新疆孩子上学献出了生命,爸爸也为新疆铁路建设呕心沥血,倒在新疆这片热土上时,再遭遇困难时,他不再退缩,而是勇敢地面对,让自己长出了尖锐的迎击困难的如栗蓬般的尖刺,最终和新疆女孩小栗子一起实现了爸爸的遗愿——新疆沙漠通铁路。围绕晖蓬的成长故事,程芳老师刻画出一代又一代普通中国人的奉献精神和家国情怀。
儿童文学作家,天然带有一些特殊的精神气质,童真、善良、坚韧,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程芳老师用她细腻的眼睛观察大自然,再用优美的语言描绘障日山下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并将古诗词巧妙地融入书中,形象而贴切地呈现出一幅北国小城的美丽风景画。捧读《栗蓬》,有如行走在春日暖暖的阳光里,有如奔走在绿意盎然的田园牧歌里,能把小读者迅速拉入自己的生活,从而沉浸其中,流连徜徉。
书中除了诸城古琴,还带入了白奶奶的中草药。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白奶奶的中草药依然是无法替代的救治八方百姓的良药。包括全二爷爷的柳编、奶奶为晖蓬做的襻扣小褂,都成为稀缺或面临传承的难题。面对空旷和荒凉的乡村,程芳老师借用本书将美好描摹,希望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被遗忘被丢弃的乡村能唤起孩子们的接纳和热爱,将我们土生土长的华夏文明和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下去。
本书用童稚化语言将深奥的道理代入孩子的世界,用孩子的方式思考,用孩子的方式说话,也用孩子的方式解决问题。为了保护小兔子,晖蓬和比自己壮很多的砚强干了一架;和舞蹈班同学冬铎一起去了游泳馆,回来被诬陷偷了金老师的钱,为了“不出卖”冬铎,晖蓬选择了默默承受不白之冤。如此场景,在《栗蓬》里,这样的情节俯仰皆是,生动刻画了小男孩个性鲜明的人物特点,也深情记录了成长路上孩子的困惑和烦恼,并于故事中教会孩子如何克服和解决困惑与烦恼。《栗蓬》入肌入髓地着力描摹、刻画世人共有的童年时光,并从中发掘鼓舞和感动人心的爱、善良以及战胜自我的力量。读这样的作品,让人在体验阅读快感的同时,也能品味出人生的色彩。
《栗蓬》全书逐层展开,在连贯叙事的基础上,层层剥开谜团,为读者呈现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每一章节都和前章哗然有别,却又浑然天成,组合成一个少年的成长史、成才史,也折射出现代乡村的变迁史。
《栗蓬》真的是一部值得推广阅读的上乘儿童文学著作,她唯美、清新,有着直抵人心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