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父母的语言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高效沟通中的“3T”原则。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就是告诉父母怎样和孩子对话,即“3T”原则法:共情关注(Tune in)共情关注你的孩子在做什么;充分交流(Talk more)与孩子讨论时使用大量的描述性词语;轮流谈话(Take turns)和孩子轮流参与谈话。后面还提到第四个“T”就是关掉电子设备(Turn it off)。这样的对话原则应参与到合孩子谈论的方方面面,谈论尿布的气味儿也好,花朵的颜色也好,饼干的形状也好,还是阅读故事、搭积木或外出游玩,对儿童数学概念、读写能力、自我管理、执行力、批判性思维、情商、创造力和毅力等方面产生令人震惊的积极影响。“共情关注”的核心目的就是父母的回应,可以概括为三个步骤:观察、理解、行动。“充分交流”和“共情关注”是手牵手的好朋友,包括“讲述”“平行谈话”“少用代词”“脱离语境的语言”等,就是要尽可能地多交流,丰富交流的内容。“轮流谈话”要求父母和孩子在交流时轮流参与谈话,要求父母和子女双方都应该积极参与其中,成功的关键在于父母耐心等待孩子的回应。回想自己育儿的过程,我发现自己正在不自觉地把“3T”原则应用到沟通中,只是需要再有意识地进一步提升。比如,我想让儿子趁着中午写完写话,下午和同学约好去水上乐园,儿子一门心思想着去玩儿,根本不往书桌前去,我便试着与他沟通:“你很想现在就出去玩吧,你的眼睛已经告诉我了,但是,下午玩的时候心里总惦记这还有一项任务,会不会不够痛快?(共情关注)现在是不是可以坐到书桌前了?来吧,让妈妈给你打开你的写话本,我多么想欣赏下你笔下的《赶海》啊!(充分交流)你来谈一谈赶海时,最让你心动的场景吧?(开放式问题,轮流谈话)”一轮谈话下来,写话项目便可顺利实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