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我和孩子聊了个天,觉得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就引导冠为记录了下来。现在盲盒玩具风靡,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产品层出不穷,孩子们更是乐此不疲。我觉得引导孩子理性认识和消费是有必要的,但愿不会让他们觉得我是个扫兴的大人哟!
放假第五天日记
今天早上姐姐说,她看到有一个小女孩拿了8块钱去抽盲盒,前面7次都没有中,只在第8次的时候才抽到了一个小挂件。妈妈说这8块钱能买多少个小挂件呀,其实这种喜欢抽盲盒的人就是不懂得把事情的主动权放在自己手中。
妈妈让我们想想看,在这个买盲盒的过程中,我们会获得什么?获益的最大方是谁?一种是抽到奖品,物质和情绪价值都满足,店家也获利。另一种是没抽到,获得情绪价值,店家还是获利。所以这样一分析,显然获益的最大方是店长,或者说是游戏设计者。而对我们来说收益却是未知不确定的。当然小小的娱乐一下是可以的,就像你们想要的洞洞乐我也会同意买,但要是追求更大的刺激就得先判断一下自己的承受能力了,要懂得及时止损。
妈妈前面说的那些我不大懂,但这句话我听懂了,我说那就成赌徒了。妈妈说我说的对,看清这种游戏本质就不会沉迷其中了。不过姐姐还是有些纠结,因为抽奖有未知的乐趣,够刺激;直接买的话,看得着也摸得到,会更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