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瑾禾读绘本时,恰巧读到了跟“分享”有关的话题,这让我想到了前两天发生的事情。
小姑娘都爱臭美,瑾禾看其他小朋友喜欢扎小辫,也想要扎小辫,可是我并没有给她准备皮筋,每次都是老师给找皮筋扎头发,一来二去的我就觉得不好意思,于是就买了一些皮筋想让瑾禾带到学校。
皮筋买回来了,可问题也来了,当我跟瑾禾讲:“让她挑一些皮筋带到学校去跟小朋友分享时,她却跟我说:“妈妈,我不想带到学校去!”问她为什么,她回答说:“因为每一根皮筋我都很喜欢!”我试图跟她讲道理:“那你之前扎小辫的皮筋是谁的?”“是老师的。”“那是不是老师跟你分享了皮筋你才能扎小辫呀?”“对。”“那你能不能把你的皮筋跟老师分享一下呀?”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也不想就直接给孩子贴上“不喜欢分享”的标签,就想着该怎样去引导她呢?于是就专门挑了有关于分享的绘本来跟她读,读完后问她:“哥哥为什么要把自己喜欢的小汽车跟弟弟分享呀?分享了之后哥哥的心情是怎样的呀?”她也知道分享会得到快乐,但是再次问她能不能分享她的小皮筋时,她依然抗拒的说:“不行,我很喜欢小皮筋,不想分享!”我不由得想,对这个“小顽固”,还得再找机会引导她呀!
机会很快就来了,由于昨天晚上睡得有点晚,今天起床就七点半了,急急忙忙的穿衣洗漱,匆匆的出了门,走到一半时她突然跟我说:“妈妈,我没扎小辫子,也没带皮筋!”我一听,这不就来了吗!于是就跟她说:“如果我们之前就把小皮筋带到学校跟其他小朋友分享,那我们像今天一样忘记带时,是不是可以让老师用那些小皮筋给你扎小辫呀?但是你没有带去,今天就不能扎小辫喽!”
她虽然没有立刻回答,但是看她的神态我知道,她在进行思考,果然下午放学回家后,她就跟我说:“妈妈,我们明天去跟小朋友分享皮筋吧,今天有个同学跟我们分享了棒棒糖,我很开心!”我告诉她已经放寒假了,得等到开学才能分享,她也欣然同意了。
平时,我的脾气也是比较急的,她有些地方做的不好或者不对,我就会很严厉的呵斥她,但是通过这件事,让我意识到,以往一遍一遍的念叨,孩子可能没有理解,也可能是理解了但不明白那么做的意义,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像《牵着蜗牛去散步》一样,多给他们一点时间,耐心引导。
我亲爱的宝贝,你在慢慢的成长,妈妈也在摸索着前进,让我们共同进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