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31 周三 第19篇
特别时光
今天跟朋友通话,有事咨询,但手机一直未接,过了一段时间她给我回电,告诉我:刚才和儿子下五子棋了,因为已经放假,每天可以多陪儿子游戏了。今天上午儿子跟自己申请了半小时“特别时光”,为了遵守承诺,自己将手机静音,故没有及时回电。
虽然没有及时跟朋友沟通,但知道她跟儿子共度“特别时光”,自己心里感到很欣慰,欣慰朋友如此懂教育,如此懂陪伴,相信她们母子的“特别时光”会带来特别的收获。
由此想到了李希贵校长编著的《家庭教育指南》。其中方法18阐述的就是特别时光。李校长认为特别时光是给孩子归属感最有效的方式。虽然父母可能一直陪伴在孩子身边,但真正让孩子感到开心的,却是令他们感到快乐和放松的“特别时光”。
“ 特别时光”是指父母和孩子相处的专属时间,就是父母放下手头的事情,以孩子为中心,不受任何干扰的陪伴孩子,让孩子感觉到他比任何事情都更重要。如:有一个做美体店的朋友,她坚持每周日不营业,选择陪伴孩子,这一天就是她留给孩子的专属时间,她说挣多少钱也没有陪伴孩子重要。于是,她的一双儿女不仅成绩优秀,亲子关系、习惯和心态等,都比同龄人好;还有一个朋友,每周五晚不论多忙,她都留出给儿子,娘俩倾心交流,彼此增进了解和信任。于是,儿子一路优秀,在读清华大学研究生。也许孩子本身优秀,更因为父母的用心陪伴,让孩子在专属的“特别时间”里,心情愉悦、心理放松,从而激发出更多的潜能,最终遇见优秀的自己。
纵观身边的年轻父母,很多总是忙于工作,一周甚至一个月都很难有机会跟孩子聊聊天,听听孩子们说什么、想什么。当父母有时间陪伴孩子的时候,眼睛又不离开过手机或者电视,表面上是和孩子在一起,但只是陪着而不是陪伴。因为他们丝毫没有关心到孩子内心的真实需求和想法。父母是否在关注孩子,孩子心里是非常清楚的。当孩子觉得父母不够关心自己的时候,他们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就会降低,有的孩子还会选择自暴自弃。
所以,建议父母们每天或者每周能挤出时间,在家里设置“特别时光”,如:夜晚七点讲故事、周日去旅行、爸爸(妈妈)陪我玩等等,形成惯例,按时执行。这样全家就会有目的安排,孩子也会特别期待和安心,会感到自己被重视和爱,从而学会爱别人,获得足够的归属感、价值感和幸福感。同时建议父母手机静音,不允许被打扰,亲密而有价值的享受“特别时光”。每次不用时间太长,十分钟、半小时、半天都可以,只要孩子能确切的知道,这段时间是特别为他们设计的,就会主动敞开心扉,走近家长,从而获得有价值也有意义的童年。
“特别时光”对孩子的一生具有无法估量的价值,因为它的背后是父母的智慧和爱。同时“特别时光”也会让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收获幸福、亲情和孩子的理想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