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型父母的内心世界》
—如何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东野圭吾说“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我们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情是忐忑的,我害怕自己慢慢变成操控型父母却不自知。如果有一种魔镜可以让父母提前浏览孩子的一生,那么当父母发现自己的一句话、某一个表情或某一个决定,使得孩子常年抑郁或性格压抑,一定会心惊胆战。
打骂、宠溺、控制、情绪勒索、过渡期待…这些不当的教养大多源于父母潜意识的恐惧——
缺乏安全感的父母,才会高压管控孩子。
心存内疚感的父母,便会无限满足孩子。
没有归属感的父母,容易过度陪伴孩子。
抱持优越感的父母,大多会强迫孩子追求高成就。
只有消除潜意识里的恐惧,和孩子的冲突便会自然化解,孩子也会变的乐观、积极、自信。
一、个人潜意识里的恐惧。这种恐惧源于自信不足、性格软弱,做任何事都战战兢兢,害怕别人不满意,担心自己辜负别人的好意。只有警觉是自己的恐惧造成了家庭纷争并决心改善,亲子关系才能和解,不要让“毒亲效应”害了孩子。
二、原生家庭潜意识里的恐惧。为人父母,我们不能把个人的恐惧投射到子女身上,更不能要求他们去弥补自己童年的遗憾。 请抛弃“继承而来”的情绪负债!
三、原生家族潜意识里的恐惧。为了孩子的幸福着想,我们要及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上一代协调出更理想的教育方式,让孩子避免受原生家族负面潜意识的伤害。过时的祖训就让它失传吧!
四、集体潜意识恐惧。生活中充斥着“以讹传讹”“自以为是”的想法,有些出于不自知的恐惧,要以知识破解伪科学,培养观念正确的孩子。
在这本书中,吴娟瑜老师探索了40多种关于个人、家庭、家族、集体潜意识里的恐惧,分享了关于治愈自我、修复关系的生命信息,引导我们自我察觉,并与书中的人物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