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和孩子谈成绩要有方法
钧硕妈妈

2024年2月1日 第326篇 星期一

在和孩子谈考试成绩时

有几类表达请千万避免

1. 打击孩子自信心

例:怎么才考了这么点分?你平时是怎么学的?

这样会让孩子产生“我很笨,我不行”的感受,孩子的自信心会越来越差,是非常不利于孩子以后的学习的。好的学习状态一定是一个自信的状态。

2. 情感绑架

你对得起我们吗?我们天天辛苦工作挣钱,还不全是为了你……

这样给孩子的感受是家长照顾自己心不甘情不愿,可我没让你为了我啊。全为了孩子,这个责任太大了,孩子承担不起它带来的压力。

父母确实不易,教育孩子感恩是应该的。但我想,由老师来对孩子说你的父母不容易,你应该感恩,可能更合适一点;相应的,家长来对孩子说任课教师不容易,这样换位的感恩教育效果会更好一些。

3. 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

例:你看某某怎么就每回比你考的分数高呢?

当我们拿别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较时,常常是为了我们自己的面子。但,不是孩子考得好,家长就有面子,孩子考得不好,就没面子。我的面子我负责,和孩子无关。

任何一场考试,我们要想尽办法把他的教育价值挖掘到最大,如果我们最后收获的只是一个分数,那要求就太低了。

我想考试首要的功能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诊断”,是对孩子之前学习过程的检验。在看到孩子的试卷后,比起家长的连番追问,其实更好的做法是引导孩子自我总结、自我分析。

例如,我们可以让孩子自己说说,哪些题是答得不错的,在平时的学习中哪些方面(上课听讲效率、作业完成效率、改错情况、时间安排等)做得好,才保证了这些题做得好;哪些又是孩子觉得有问题的地方,反映出平时哪个学习环节出现问题了,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找到几种方法来解决或者改善……

这样处理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在引导孩子关注学习过程,只有过程做好了,才会有一个理想的结果。学习真的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孩子表达的时候,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一道题我本来会做,只是由于马虎做错了”,面对家长或老师的疑问,很多孩子都这么回答。此时,我们一定不要等闲视之,以为孩子“马虎”只是小事。

如果试卷上的题目是1+1等于几,你会因为马虎而做错吗?答案当然是不会。

很多所谓的“马虎”,本质上还是在知识掌握上出现了问题。做题也好,做事也好,不“马虎”,本身就是一种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学习的过程,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弥补缺点和不足的过程。

凡是爱“马虎”的孩子,往往不是一次两次“马虎”,而是经常会重复发生,甚至每次都“马虎”。这就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了。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441599
推荐日记
《偏爱》
《2024年杨欣茹打卡日记第30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下雪了》
《2024年2月1日亲子日记第94》
《这是测试日记标题》
《语文》
《《周易》第二》
《2024.2.1日,星期四,多云》
《《老人与海》》
《218》
《欢乐的一天》
《高圣博》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骆驼祥子》》
《打卡第五天》
《马站第二小学杨浩恩成绩分析》
《七中七五班赵雅琪寒假阅读打卡》
《和孩子谈成绩要有方法》
《亲子日记《337篇》》
《放假第七天,期盼下雪》
《你为什么不开花》
《放假第一天》
《2月1日 星期四 阴》
《李玫瑾教授育儿之道》
《2024.2.1 星期四 小雪 成长日记》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