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月的第一天,和王鹿頔一起观看了诸城市家庭教育总顾问武校长的线上讲座,讲座中就寒假生活中学生“弯道超车”以及“自组织学习小组”的组织及执行方法做了详细的讲解
一:寒假“弯道超车”超什么?
“寒假超车”这个词总会让人联想到补课、补习班等一系列的词句,但是武校长讲的“寒假超车”却并非如此,而是通过寒假的一个月,为孩子培养一个好的,有益终生的习惯——读书。
对于我们低年级的娃来说,自主读书总是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阻碍,识字量少,不通文意,阅读缓慢等等,读起来费力气,结果便是孩子抗拒阅读。王鹿頔是去年转学来到的诸城,在此之前,读书基本都是我读给她听,听完了,也就过去了,来到这里以后,我们学会了一个词——亲子共读。一开始,很费劲,她拼音学的不好,读的慢,读出来的语句前言不搭后语,商量过后,选择我们一起读,我读一遍给她听,她自己再读一遍认认字,即理解了故事的意思,又增加了识字量,一举两得。但是坚持的事情总是困难的,有时候是我有工作忙,有时候是她写作业太慢,每周总有那么一两天无法连贯的读下去,因此读了一年也没有养成一个她自愿读书的习惯。
今天听完武校长的课,我们俩相互反思了一番并达成共识,无论有什么外在原因,我们通力合作,坚持读书一个月,让读书刻进习惯,让好的习惯生根发芽。
二:融洽亲子关系的假期优化方案。
就这个问题,武校长以孩子们玩手机沉迷网络为例,讲解了孩子们需要的归属感、价值感以及成就感,以及引导孩子通过“建立关系、商定契约、收放有节以及肯定鼓励”的方式,合理适度的使用手机。
说到手机的戒断,我来讲讲我是怎么让王鹿頔戒手机的。转学来之前,我们生活在河北唐山,3年多的疫情防控,对我们来说是刻在骨子里的辛酸,2020年新年伊始,国家防控政策全面推行,幼儿园放假,成人居家隔离,当地的政府机关组织市民防控防疫,而王鹿頔跟着奶奶开始了长达两年半的网课,从幼儿园中班到小学一年级,两年半的时间,在校时间不超过半年,上网课拿着平板,下课抱着平板,习惯养成的很自然,也让她不喜欢任何课余活动,只喜欢玩电子游戏。转学过来以后,我和当时的杨老师沟通了她的情况,老师给的建议是无论多难,都必须循序渐进的让她戒掉这个坏习惯。最开始,除了上学和写作业,就连吃饭都要抱着平板吃,上学的第一个月,我们在相互商量中达成共识,吃饭不玩平板;在第二个月,我们达成共识,只要作业写完,读一篇文章再玩;第三个月,我们达成共识中午吃过饭写一张计算题再玩;暑假时,我们达成共识,每天上午玩一个小时,下午玩一个小时,晚上睡觉前玩15分钟。就这样慢慢的,我们现在的共识是每天一小时,时间到了,平板就还给我,她做到了。
就像武校长说的,手机不是洪水猛兽,不是阻碍孩子前进道路的绊脚石,适当使用不会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但是如果过了该有的“度”,它就会变成毁掉一个孩子的杀器。
三:提升孩子假期自我管理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武校长主要讲的是以区为单位,以年级为单位,以小群体为单位建立“自管理学习小组”,让孩子们相互学习,自主学习,有序学习。
就目前王鹿頔的寒假生活而言,我们除了阅读之外,还给自己做了假期规划,精细到每一天,完成就让她自己手动打卡,她还是做得蛮有动力的。
武校长说建议亲子共同写日记,反思自己,家长小本上今年写了7篇,本子上3篇,网页上5篇,数量实在不忍直视,给自己定一个小小的目标吧,先写25天的,养个好习惯,再慢慢继续下去!
东鲁遗风今传承,十万家庭尽读写。亲子共读共写,增加孩子的识字量,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同时也会增加了她们的自信心。对于家长而言,通过和孩子一起读书,不仅自己学到了知识,也给孩子创造了一个读书学习的好环境和好氛围,更重要的是亲子共读筑起了一道家长和孩子沟通的桥梁,让我们和孩子都受益匪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