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在假期里实现弯道超车?这可是目前每个家长在冥思苦想的大难题。临近年关,期末考试成绩一出,几家欢喜几家忧?今晚的课程可谓是解了家长朋友的燃眉之急。
寒假开始,不少家庭已经出现了作息错乱、饮食无度、沉迷网络、拖拉磨蹭、敷衍师长等乱象,归根结底,还是家庭规则与习惯没有树立以及培养好。不少家长视手机电视,尤其网络游戏如洪水猛兽一般,手机不等同于手雷,它是我们目前必不可少的社交、学习、工作的工具,合理使用必然是利大于弊的,但是很多家庭在这一方面的管理欠缺科学的方法,孩子虽然年龄小,但是他如同我们大人一般,是独立的、有思想的、需要社交需求等等的鲜活的个体,为什么有的孩子沉迷网络不可自拔,家长打过骂过,甚至摔过手机,仍然没有一丝改善?从根本上来讲,是否这些沉迷网络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他的自我实现、社交、安全等精神需求有没有得到满足呢?我们不能只是表层的去只看待他沉迷网络的一面,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更加值得我们深思,面对成绩,孩子是否有成就感?哪怕只是进步一点点,家长看到了吗?表扬了吗?面对同学朋友以及亲人,孩子是否有归属感与亲密感?家长了解过他在学校跟哪个孩子玩的好,朋友之间的趣事你愿意倾听吗?还有对安全感、价值感的需求,家庭、学校又是否及时的跟进了解呢?如果孩子的这些方面都得到满足,那么沉迷网络的难题又是否能引刃而解呢?所以,用“堵”的方式解决,不是明智之举。用“放”的方式解决,有风险,可能会引发更大的问题。只有“导”,方可“暖冰”,预防孩子沉迷手机游戏可以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开始,共同商定契约,收放有节,及时跟进肯定表扬,才让我们的孩子回归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解决了手机这个寒假里的头号难题,接下来应该关注假期的两个习惯养成“赛道”。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阅读能陶冶人的情操、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升能力,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到世界的多样性和不同文化的魅力,开阔我们的思维,提升我们的能力和分析能力。古人言“书如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给我们带来的无限的遐想与乐趣,给我们带来的智慧的源泉和精神的力量,读书能增长知识,明白事理,滋润人心,沿着书籍建构的阶梯,我们学着做人、学着做事,所以,我们要真正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需求、一种境界要求、一种生活习惯,同时我们读书的同时,身教言传,带动我们的孩子,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在阅读中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另一个赛道“亲子共读共写”,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写,可以让我们从“旧我”走向“新我”;写,可以释放、舒缓情绪,排解不良情绪;写,可以三省吾身,反思自己;写,可以陪伴孩子走过成长的关键期;写,可以调整和改善家庭关系;写,可以给家族留下“精神遗产”。不需要华丽的词藻、不需要高深的觉悟,更不需要长篇大论,哪怕是几句流水账,哪怕是一件日常小事,都是值得记录的,从写第一篇日记开始,万事开头难,渐渐的我们总会有进步与改变,相信读写的力量!
运动如同阅读一般重要,这两个好习惯,一朝养成,终生受益。疫情结束后,不少人身体状况不如从前,尤其今年冬季,一茬一茬的感冒,让孩子们遭了罪。运动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促进骨骼健康,还可以增强食欲、提高孩子免疫力,而且运动可以克服过度自卑感,增强自信心,缓解压力,弥补心里缺憾,还可以塑造儿童性格培养忍耐力和毅力!
孩子在成长,我们在老去,现在的我们可能在怀念他们奶声奶气的依偎在我们怀里的时光,过些年是不是又会怀念此刻的他们呢?所以啊,珍惜这难得的亲子时光吧!现在的每一天,高质量陪伴孩子们,趁着假期,好好陪伴身边的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