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观看了武际金校长关于《让孩子在假期里实现“弯道超车”》的讲座,有两点感触颇深。
“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对于武校长这一观点,我深表认同。近年来教育部一直在推行教育改革,针对语文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
1、语文的题量将会大大增加,语文更侧重于阅读;简单点说,语文要想考高分,阅读能力必须强。
2、语文命题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要想考高分,课外阅读必不可少。
3、不管是课外阅读,经典阅读,分值大涨,阅读已经成为继作文后第二大分值板块。
除此之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阅读量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小学阶段阅读量要达到145万字,初中阶段要不少于260万字,整个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要达到405万字。
以上变化可以看出,无论是教育部的改革还是新课标对于语文的要求都着重强调了阅读。“大语文”时代真的到来了!
我深知阅读的重要性,于是给皓哲买了好多书,但是很大一部分是带有功利性的,是一些我自认为对以后作文或者阅读理解有帮助的书籍,但是这样的书籍往往有些枯燥,孩子并不喜欢。所以一直到现在皓哲也没有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好在我也认识到了这一点,现在我买书更加侧重于孩子的喜好,首先要先让孩子爱上阅读。
对于一年级孩子的阅读,我自认为量大于质。主要阅读孩子喜欢的类别,让孩子爱上阅读,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当然对于高年级的孩子,要打破舒适区,要广泛阅读。相信量变产生质变。随着阅读的广泛和深入,很多原本零碎的知识会被融会贯通,在我们的脑海中会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董卿是我最欣赏的主持人,我欣赏的不止是她的美丽容颜、她的端庄气质更是她的才华和谈吐。她自制节目《朗读者》和《古诗词大会》深受人们喜爱。让很多观众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体会到了诗词的魅力。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觉得董卿真正的诠释了这句话。曾经看过一个针对董卿的采访,采访中董卿表示,读书已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无论多忙无论多晚,她都雷打不动的每天阅读一小时。我们看到的是董卿舞台上出口成章、金句频出,却看不到背后她在无数个夜里潜心阅读的身影。
还有武校长提出的假期里小组学习的方式我也很是赞同。其实我也一直有这样的想法。几个孩子一起学习,不是单打独斗,孩子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取长补短,这将会极大激发孩子的潜能和积极性。对于数学,可以适当选取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让孩子们进行讲解,这也是李老师一直强调的“说思维”,说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理顺思路的过程。或许孩子能做对题目但未必能说好解题过程。如果孩子说的思路清晰、有逻辑性、能讲清楚前因后果那孩子一定掌握并深刻理解了这个知识点。对于语文,可以选取一篇短文,让孩子说说心得体会,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也可以比一比谁的字写得好,谁口算又快又准……让孩子们比着学。让孩子由被动变主动,由“让我做”变成“我要做”。被动的是不情愿的、是消极的、是事倍功半的而主动的是情愿的、是积极的是事半功倍的。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提高孩子们自我管理的能力的同时也解放了家长,可谓一举两得。作为家委会主任,我希望在班级内进行相关的试验。新的一年里我计划在班级内多组织一些亲子活动,增强亲子关系、增进家长之间的友谊,增加家长之间的交流。
感谢武校长的分享,让我更加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也坚定了我作为家委会主任组织集体活动和学习的信念。“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新的一年愿同17班所有的老师和家长一起齐心协力、齐头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