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1 星期四 晴 亲子日记第2244天——七年级嘉琪妈妈

岁月匆匆,不知不觉已经兜兜转转到了2月份,刚刚还在感叹2023年如白马过隙,现在1月也已然走过。新的一个月初始,很多城市是白雪皑皑,雪盛情邀请2月的到来。一个晚上洋洋洒洒,我们睁眼一看,世界已经变了模样。银装素裹,洁白无瑕,瑞雪兆丰年,愿所有美好如期而至。
从朋友圈看雪,我所在的城市没有雪,只有零星散落着的几片。不过印象中中的雪足矣让我感叹半天。下雪了,交通不便,正是春运,希望出行的家人们注意安全。
晚上看武校直播《让孩子在假期里实现弯道超车》,只看这个题目就非常有吸引力。寒假到来,这是孩子梦寐以求的时刻。如何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有意义假期,是家长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武校讲到寒假乱象:(这是家长们头疼的)
1.作息不规律 熬夜+睡懒觉
2.饮食无度 零食吃个够
3.沉迷网络游戏
4.拖拉磨蹭
5.敷衍师长
假期里完全放任孩子有风险,完全制止不明智,只有悉心教导才是上策。
现代社会手机无处不在,那么孩子沉迷手机的根源是什么:
1.缺乏肯定长往往缺乏的就是即时奖励,更擅长即时批评、即时指责、即时要求。我们总是认为,孩子做的好是应该的,做的不好我们需要立刻指出来……但对于孩子来说,他不是这样想的。在游戏中有表扬、鼓励,有成就感,可以在游戏中寻找自己的价值感。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变得爱玩手机。
2、逃避现实生活的挫败感
我们可以看看身边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不佳的。他们普遍学习成绩较差,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在同学中也没有什么威望。他们之所以爱玩游戏,就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感受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才会到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寻找心理满足。
3、家庭环境影响父母关系不和、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沉迷手机的现象。因为家庭氛围不良,孩子缺乏父母的关爱,孩子就不愿意待在家里,于是上网就成了他们的最好选择。
4、家长教育方式不当
有不少孩子爱玩手机和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有很大关系。孩子爱玩手机很多时候是一种从小养成的习惯。有些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当孩子无事可干缠着家长的时候,就把手机给孩子去玩,这样,孩子就会一个人安静地去玩手机,不再打扰大人。长期下去,孩子就会对手机产生依赖。
手机不等于手雷,不能有些家长视手机如洪水猛兽,采取强制手段,坚决禁止孩子接触手机。这种办法是很不可取的。手机本身没有好处,关键看你怎么利用,手机的大部分功能都是好的,利用好了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工具,也是一个娱乐的工具。家长采取强制措施只会引起孩子强烈的逆反心理,往往会带来很大的负面作用。
如何预防孩子沉迷手机,武校给出四步法:
建立关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基础)——商定契约(尊重孩子,一起制定规约)——收放有节——肯定鼓励
孩子在假期养成良好的习惯最重要,弯道超车,超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好的习惯是存款,让人终身受益,一生会有取不完的利息;坏习惯就是在人生银行里贷款,一生会有还不完的利息。
我们应该让孩子养成什么样的好习惯呢?读书就是其中一个。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于所谓的学困生,不要靠补课,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如果一个学生广泛地阅读,那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任何一个新概念、新现象,就会纳入他从各种书籍里汲取到的知识的体系里去。
.通过阅读而激发起来的思维,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
电子信息时代,读书的人越来匮乏。 现在国家大力倡导全民读书,读书从来不是无用的。在书页翻动之间,读书和不读书的人,就已经走向了截然不同的人生。书能答疑解惑也。
曾国藩讲到,读书可以改变气质,更可以改变人之相貌,而曾国藩更是将读书做到了极致,坚持无一日不读书。
读书四法:
挖井法、炖肉法、登山法、摘果法
读书也是有章法的,爱读书只是一种兴趣,我们要把阅读作为一日三餐,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武校讲除了读书,自己还养成了写日记的好习惯。武校每日必写教育碎思,已达2836篇,这是2836天的坚持。他给我们做了榜样。写日记能够反思自己,能够让我们在反思中进。日记也能记录和孩子的点滴,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欢迎更多的家人们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