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是现在很多家长的心理状态,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催促声不绝于耳,一天下来家长心力交瘁,孩子疲惫不堪。日积月累,家庭关系变得越发紧张,家长还蒙在鼓里不知缘由。在某种程度上,“急”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表现,但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真的“急”不得。王老师在讲座中提到家长就做好自己的事,别“伸手”太长,换而言之就是扮演一个陪伴者,鼓励孩子独立完成日常事务,自主做好学习规划。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会有顾虑,让孩子自己管自己,那上学迟到怎么办?做不好学习规划怎么办?马克思曾说“人要学会走路,也要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才能学会走路。人想要成长,就必须要付出点代价。”家长要给孩子犯错的机会,只有犯错了,付出了代价,才能有所成长,家长需要做的是善后工作,在孩子受到挫折后,及时给予宽慰和鼓励。在这个过程中,考验的不只是孩子,也是家长,家长是否能扮演一个合格的陪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