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3日 星期六 天气 阴
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每天与孩子快不快乐,都是自己的心态在作怪。当我们看到孩子有些事情不如我意时,就想想武校讲的那四个瓶子,从初生到死去就在一念之间。我们为什么不能很好的落地?是我们的执念太重。我们放下所有执念,放下所有的有条件,把有条件换做无条件看待自己孩子看那那好。父母接纳什么?什么就消失。反对什么?什么就存在。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因为孩子不理解家长的苦心而烦恼,我们所做的一切辛苦都是为了孩子,但是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苦心呢?很多父母因此伤心难过。
但是有多少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呢?家长都是从自己的立场看问题,只是用强迫的方式去改变孩子的不好之处,又有多少父母从自己改变呢?
通过下面一个故事,不是小轩不听话,而是父母在鉴赏一副画作时候,突然不见小轩不在身边了,其实孩子这时候看这是他感觉没有意思。孩子的世界跟大人不同,孩子有自己的的小天地和心思,如果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就不会说孩子不听话乱跑了。父母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按照自己的行为准则来要求孩子,用大人的价值观来评价孩子,用一种高姿态来命令孩子。
大人在处理矛盾时,只是为了让自己方便,完全不管不顾孩子的感受。
位置不同,风景不同。站在不同角度看问题,就有不同的情况。
父母要懂得换位思考,要明白孩子内心的想法。作为家长可以这样问问自己,在我们的小时候也会有这样的困惑?我们想让父母怎么做?如果家长这么说,我怎么办呢?这就是换位思考。如果我们每天都会这样换位思考,与孩子的相处方式就会越来越好。
我们要了解孩子的天性,孩子贪玩不爱学习也是孩子的天性。要全面了解孩子,不要把孩子的天性压在自己的权威下。
学习找孩子的优点,做进一步的挖掘。
现在的孩子和儿时的我们相比,思想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跟我们小时候不同,都是自由的新一代都比父母先进的地方。所以我们必须把我们陈旧观点扔掉,跟上时代的步伐,去适应孩子。
只有这样父母才能和孩子之间有可以互相说的话。父母才能知道孩子心里想要什么?才可以让孩子换个角度看待问题。
只有我们接纳包容孩子——孩子才能与我们建立感情——孩子才能找到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