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3日,天气晴,星期六。
今天小儿子在自己读书的时候我在做家务活。他从开始读《论语》,读的时候他觉得有些吃力在那里不出声,我没有去激怒他也没有去批评他,而是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跟他一起想办法:“是不是觉得《论语》读起来有些吃力?”孩子难为情的答应着。我又说:“那我们就一起来读课本吧,因为老师布置的课本要提前背诵。”孩子答应了。
他自己读课本也有些不情愿,我跟他说,:“背书的时候,只要大声朗读,不需要背,很快就会熟读成诵。儿子有些恼羞成怒,他说我只要背过就行了,我不用你管怎么背。我心平气和的跟孩子说:“我们看的并不仅仅是结果,妈妈更在乎的是你读书背书的方法,以及你读背的能力。大声读,读着读着你就会和他成为朋友。再读几遍,读熟之后你们就会变成亲密的朋友,不自然的你就会牢牢的记住。”孩子半信半疑,就把后面两个小节很快用了这种方法读。5遍5遍读,读着读着自然而然就能背过了。我还跟孩子抓住每一句话里面的关键词,在词里面添上前后的词语,那么很快这句话在理解的基础上就能够背诵,背完之后将一句话一句话连起来,一整段就能背过,讲一整段一整的,再读一读一篇文章就能背。
现在我更加关注孩子的一些具体的行为,而不是和他去闹脾气。当孩子发火的时候,如果我们和孩子一起发火,那么就是我们和孩子一样大,我们不能让孩子牵着鼻子走,而是要理性的和善的去对待他,引导他。在孩子生气的时候,抱抱他,摸摸他的头,那么孩子就会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理解,孩子的情绪很快就会被抚平,一切都会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