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就像葫芦,父母就像葫芦架,只有你搭好这个架子,才能硕果累累……(和小姑娘遛弯,小姑娘拍的)昨晚的直播课 ,主要谈论到亲子关系,让我感触颇深,下决心尽最大努力去改变自己。我家两个孩子和连麦中的一轩妈妈,说的正相反,大的马上高二,小的马上二年级 ,大的没有预想的那样,小的比较自律,这个假期中小的能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的任务,自己定的时间计划表,因为小 时间制定的不是很合理,但我们并没有去否定她,也没有让她去改,只要每天完成任就达到目的了,大的就不同了,也制定计划表,但写会作业,一会又看会电视,一会想吃点零食,这个归因就是父母,因为从一岁开始忙自己所谓的工作,把她放在老家爷爷奶奶带,待到六岁幼儿园生活结束,开始上一年级才接到身边,这中间缺少了父母对她的陪伴,教育,所以造就了现在的性格和所有习惯……
必须从生活中的点滴去一点点改变,因为昨天跟爷爷奶奶回老家住了一晚,从小到大跟老人长大,所以感情很深,明天晚上老师讲作业 ,所以今天下午回来做准备工作,回来以后问我:“ 妈,你看我脸上的痘是不是少点了?也不太出油了?”平时的我肯定是嗯,少点了,就这样一句,有可能就应付过去了,今天我坐在她身边,摸了摸她的脸,说:“真的少了哈,油也还有点, 但真的少多了,感觉你的脸也瘦了”,她说没有,我感觉没瘦,还是原来那样 ,但能感觉到,我的言语让她很舒服……
武校长讲到,家里老大安一切安,做父母的一定要偏爱老大。我们家正好相反,小的乖巧听话,我和他爸都比较偏向小的,这样感觉在家庭中就无形中形成三对一……我们一定要一定要把爱偏向于老大,久而久之,老大也会把得到的爱转化,把自己的爱传递给妹妹,家中有两个孩子或者多个孩子,父母一定要修炼自己,不要去比较,有比较就会有伤害,只要让自己思维突破,才能找到那个根,虽然这个突破的过程很艰辛,但努力去做到为了自己,为了孩子,都是一个母亲,影响三代。
文正老师也讲到你和孩子的关系,取决于心里位置的那种关系,彼此在意,我们父母就是缺少对孩子的尊重,缺少用心聆听孩子的内心,把他和我们心目中的那种听话孩子比较 和孩子发生冲突时,一般是父母的主观意识在起作用,自己认为……?孩子根本听不进去,不接受,时间长了就成了所谓的唠叨或者关系疏远,一说就急,不如不说,互不干涉, 甚至达到相看两厌的程度。
我们做父母的要做到平常心,平等地对待孩子,你对她好,她从内心真的感觉得到这种好,而不是那种说教中的“我都是为你好,长大你为人父母,就知道了”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自己的学习生涯中,只管去努力,只要有过程,结果不一定尽人意,但只要努力过,就不后悔
在亲子成长的路上前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