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晚的直播课是亲子关系大家谈。武校下午在群里下了这么一个通知:各位学员:今晚直播课邀请2位学员参与,主要说说自己在亲子关系方面遇到的困惑,作为今天直播主题的引子。
请报名(组长不参与)

刚下完通知就接着有接龙的了。巧的是都是我们四组的学员。恭喜她们,获得连麦资格,获得一次和武校交流的机会,获得一次突破自己,成长自己的机会。而我是没有机会的,因为,我一下午没看手机。
晚上课程开始,武校先连麦洋洋妈妈,她说孩子对学了两年的编程课不感兴趣了,而且有时候让她做什么事,她都要说三遍。之后连麦王丹丹老师,她也将她家的情况做了说明,她是三个孩子的妈妈,老大男孩身体弱,老二是女孩,幼儿园大班,老三男孩,一岁多。主要问题还是孩子之间争吵,打架,抢妈妈等的问题。
之后,武校连麦文正老师,文正老师用他和妹妹之间的相处来说明他们之间关系是怎么建立的,遇到事情时他是怎么处理的,文正老师和妹妹的感情真是好的让人羡慕。因为文正老师不仅能从小事上发现优点,闪光点,培养优秀品质,而且对妹妹是物质上充足,精神上富养。当然,这是需要很大的智慧。所以,我们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如何童蒙养正,如何处理青春期和孩子的关系,如何慢慢从孩子的世界中退出,如何……学习的各种知识是为了我们更好的感悟,是为了我们能变成更好的自己,我是一切的根源,我变了,一切都会跟着变。
没有关系就没有教育。关系好了,一切都不是问题。但怎么处理好关系,是难点,很多人都是用我们定势思维来思考问题,教育孩子,但现在社会是行不通的,要想亲子之间和谐相处,那就要考虑别的路径了,不学习,怎么会有方法?
我们学习是为了改变我们的道,有了道,术就简单了。对于孩子,我们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做明白父母是低层次的,做智慧父母才是我们的目标。
而学习了的我们,更应该追求新知识,成长是建立在思维的进步,思维的进步需要多悟,遇到事情多想一下,有哪些方法可以使用?哪个方法会更好?处理了之后,再反思自己,我这么做合适吗?还有更好的方法吗?我可以做到更好吗?武校说过,生活中,处处是教育,事事皆教育。
因张寒军老师那边网络不好,武校又随机连麦了一位家长,可巧的是,又连麦的是臧一轩妈妈左安英姐姐。左姐姐说了她家俩宝贝的情况,她将俩宝贝进行比较,总觉得还是更喜欢大宝。武校点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尤其是对自己认为差的那个,伤害更大。他们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各自发展。性格不同而已,这样会增加我们不一样的丰富性,让他们像我们的左右手一样,不要分出彼此。
武校这么一点拨,让我也如梦初醒,是的,两个宝贝各有长处,为什么要用这个的短处和那个的长处比较呢?越比较伤害越大,这样的关系还要怎样继续下去?他们都是我们的掌中宝,应该像我们的左右手一样,不分彼此。我们只要看见他们的优点,引导发展他们的长处就好了。这样的亲子关系,还能差吗?
最后张寒军老师终于连麦成功,他先对洋洋妈妈和王丹丹老师的问题做了解答。
洋洋妈妈家的问题解说,要找到原因,是内因还是外因?内因是感觉自己学的不够好,外因则是老师关注少了,或是家长关注度少了等等。找到根本,斩草除根。
王丹丹老师家的问题,就更简单了,鼓励姐姐,表扬姐姐,偏爱姐姐,让姐姐这个家中的“老大”有责任感,自豪感,成就感,纷争自然就少了。这便是武校所说的老大安,家庭安。
虽说明白了这个道理,但有时候还是会免不了的批评姐姐。这就说明我做的还是不够,思维方式还没有转变过来。转变想法,调整思维模式果然是很难的。
最后张老师和武校都提到了青春期的问题。青春期的孩子介于成熟和半成熟之间,心理上在断乳和精神依托之间、闭锁与开放之间,处于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中。所以他们孤独感、压抑感增强;烦恼增多。我们父母要做的便是和他们站成一队,把他的目标当成一家人的目标,这样,遇到青春期也不是问题。
张老师还提到一点,我们和孩子的关系是在不断变化的,不要用一成不变的方式对待孩子。我们迎接孩子的到来,但孩子将来会送走我们,这是公平的。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抚养他长大,这是我们的责任。但我们要感恩他们,因为他选择了我们做他的父母,因为他给我们带来了数不清的欢乐和幸福。在伴着欢乐和幸福的路上,我们慢慢退出他的世界,只要在他身后看着就好。
我陪你长大,你陪我变老,这便是最美的约定!
眼睛看好的,心里想好的,世界的花都是美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