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亲子日记第143篇 不管不骂不罚是培养不出优秀孩子的
第一中学7.24董飞阳妈妈

      熊孩子的背后都是放纵的父母。守住边界,帮助孩子确立规则意识,才是父母对孩子最大的爱。打孩子不是目的,让孩子有所怕,有所敬畏,才是最重要的。人的成长过程中,要形成一些东西,除了爱之外,还要有敬畏。如果孩子违法了,惩罚实际上是一种保护,让他知道怕,知道后悔,以后再也不敢了,真的让他不敢了才是保护他。”言下之意,正是在强调要让孩子知道怕,知道规矩不能违背。人犯罪的原因是没有敬畏之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敬畏要遭灾殃。我们教育孩子也是如此,要让他们知敬畏,守规矩,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得到真正的成长。

        父母最大的悲哀是付出全部却养出了一个白眼狼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新闻:孩子沉迷网游充值4万元,而这钱却是他妈妈背了4万袋水泥辛辛苦苦赚来的。

这孩子还把转账记录都删除,生怕家长发现了挨骂。

这说明他明明知道这是妈妈的血汗钱,却依然不以为意,不仅自己在游戏账户里充值了2万多,还给同学充值了1万多。他妈妈绝望地哭了,孩子一边挨打一边还委屈地说:“你总是埋怨我,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是啊,妈妈每天都要在外面忙着赚钱养家,累死累活搬了几万份水泥才能挣些钱,可孩子只看到妈妈不管他、不陪他,只看到自己一犯错就遭到埋怨和指责。

这世上谁都不容易,但最可悲的,是父母付出全部却养出了一个白眼狼。

        你以为自己辛辛苦苦赚钱养家,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孩子吃好穿好,就已经尽到自己做父母的责任;

你以为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千依百顺地疼爱就能让孩子懂事些,长大的过程中能够少受些苦。可殊不知,父母的无私,培养出来的也许是个熊孩子,父母的宠溺,也许会逐渐酝酿成悲哀的人生。

         近些年,这样的新闻不在少数。一个10岁男孩在家殴打自己的母亲,拳拳到肉,招招致命,而母亲一点反抗的迹象也没有。人来人往的广场上,一个孩子当街掐母亲的喉咙,并要求她下跪,而只是因为母亲不肯给孩子买玩具。生而不养是罪,但养而不育,育而不善又何尝不是种孽,还是种自作孽。

       优秀孩子是管出来的,熊孩子是惯出来的。《管教的勇气》里有句话:“教育孩子,小时候要狠管,长大后给他翅膀。”很多时候我们对熊孩子恨铁不成钢,但更可恨的,是从小不对孩子严管的熊家长。西安有两个熊孩子从高楼往底下扔砖头,所幸没砸伤人,保安抓到人后,孩子家长反而说:“又没砸到人,把孩子吓着了。”去年大学毕业季,一工程学院毕业生刚搭建好的毕业作品地标被一个熊孩子拆毁,孩子家长回应:“你们应该圈起来,孩子又不懂事。”“孩子不懂事”、“又没有人受伤”、“怎么还和孩子计较”......熊父母和优秀父母的差距就是这样拉开的。很多熊孩子的父母从根本上就没有意识到:严管是爱,放纵才是害。

       教育专家李玫瑾说过:“6岁之前性格养成,如果有些问题没解决,后边家长就管不了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老师”不行管教之责,又有什么资格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优秀的孩子是管出来的,熊孩子才是惯出来的。中国近代思想家梁某超六岁时,曾因一件小事向母亲说谎。他以为没什么大事,因为母亲从来都是温柔善良,左右邻居都清楚。可那天傍晚,梁某超第一次见到了母亲盛怒的样子。他害怕地掩饰自己的错误,可迎来的却是母亲更盛的怒气,她怒打了梁某超几十下才停下,并给他立下了“不许说谎”的家庭规矩。

直到后来,梁某超稍微长大了一些,母亲才郑重地解释给他听为什么不能说谎。孩子还小不懂事,那就该打打、该骂骂,只要别让打骂成为孩子生活的常态。

孩子不喜欢听道理,就给他立规矩,明确什么行为该赏,什么行为该罚,他才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该做。

       教育路上,父母要做一个狠人,越小开始纠正孩子的坏毛病,孩子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顺。

        教育必须要有惩罚手段,你不管教孩子,社会会替你狠狠教育。也许会有人说,现在不推崇打骂了,孩子学习已经很累了,再给他增加压力他会受不住的,还是快乐教育更加素质化。可惜,有几个实行快乐教育的家庭是真正成功的?而那些真正在快乐教育的环境下长大起来的孩子,真的没有在犯错时受过惩罚吗?学习上就没遇到过压力吗?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曾发表过一篇演讲,他说:“教育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这是不言而喻的。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孩子还必须管教、必须惩戒,必须让他知道教育绝不仅仅是快乐的,学习绝不仅仅是快乐的!”

          教育必须要有惩罚手段。如果孩子做错了事,家长骂几句,苦口婆心和孩子讲道理就会让孩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以后再也不犯吗?不可能的。不要期待孩子的自觉性,也不要指望你简单讲几个道理孩子就能大彻大悟,如果教育这么简单,也不会有那么多家庭的孩子误入歧途。说到底,父母还是要负起管教的责任来,不该偷的懒别偷,宽严并济,孩子才不会养成一个人人厌恶的恶魔。你不管教好孩子,社会会替你狠狠教育。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孩子,更没有完美的教育。我们只有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才能让孩子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明白生而为人的基本准则。

          亲子共成长,我依然在路上…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658072
推荐日记
《2022.7.23星期六 晴 174从当下做起》
《快乐的一天》
《修正自我之美术创作篇》
《亲子日记第1150篇》
《每日一记 (第139篇)》
《亲子日记132篇》
《 陪禾禾看壁虎 180》
《157 假期不是用来放纵的,而是用来反超的。》
《 2022.7.24 第556天 叫醒自己》
《(609)学习晋商精神》
《亲子日记136篇—给宝贝做珍珠奶茶喝》
《亲子日记489 2022.7.24星期日 多云》
《向外勇敢迈步》
《第1到4节》
《梦》
《亲子日记第465篇》
《亲子日记》
《7.24 周日 天气晴 亲子日记第184篇》
《亲子日记第178篇 爱的陪伴》
《资深奥特曼迷》
《暑假生活第17天》
《随手记》
《亲子日记(122)》
《随笔134》
《2022.07.24 星期日 晴 117》
《一事一生》
《告诉自己,只要肯付出,就会有回报》
《51篇》
《174.婚宴,恐龙公园》
《回到童年 2022.7.23》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