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亲子日记139篇2022.7.19周二晴
实验小学晓幂

在网上看到一件事。

一位男子,嘴里一边骂着狠话,一边扬起巴掌朝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狠狠扇去。

女孩被扇得连连后退,而男子似乎还不解气,走上前又抡起手往女孩身上招呼。

女孩全程没有哭,也没闹,异常冷静,似乎是习惯了。

看解说才知道,这是一对父女,女儿因为不听话,被爸爸揍了。

女儿怎么不听话了?

是早恋还是翘课了?

都不是!

小女孩就是出来买奶茶,回家晚了,爸爸觉得她做错了,不听话,所以当街教训。

看完后,我倒吸一口凉气,这爸爸带给孩子的恶意,只怕要比以后社会带给她的还要多。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棍棒底下出孝子”。

似乎孩子不挨打,他就不知道分善恶、知对错。

所以,很多人坚信,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就好了。

但是,我们打孩子,真的就能“教会”他道理吗?

打孩子,作用并不大

我一直不赞同用惩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因为这对我们养育来说,帮助并不大。

首先,一旦惩罚孩子,就无法停下来,因为惩罚的时效太短了。

比如孩子不听话,打他一顿,当下他确实老实了,也乖巧了。

但没过多久,即便是在同一个问题上,他依然还会再犯。

没办法,只能接着打。

但作为父母,我们惩罚孩子时,不会下死手一步到位,保证吓得他刻骨铭心发誓今生都不会再犯。

所以当下次诱惑比较大,或者孩子“忘了疼”时,他明知道会受惩罚,依然还是会去做。

不就是打一顿嘛,反正两两相抵,互不相欠了。

得到自己想要的,换来揍一顿,好像也挺公平的,没啥大损失。

于是,我们该打的打了,孩子该犯的还是犯,如此形成一种循环,一点办法也没有。

还可能导致的结果是,你打得越来越狠,孩子犯的错也越来越多,甚至还越来越叛逆。

其次,惩罚带给孩子的影响深远。

我在看“学习与教养”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时,就发现,惩罚并不会带给孩子学习的能力以及好的教养。

相反,它带给孩子的负面影响,却可能是一辈子。

惩罚的负面影响

从小被打大的孩子,和没挨过打的孩子,他们长大后,差距真的不是一点点。

比如常挨打的孩子,相对于几乎没挨过打的孩子来说,他的性格中,会有以下这些特点。

习得性无助

孩子与大人之间,地位本就不对等。

当我们打孩子的时候,他是处于一种弱小、无助的状态,内心恐惧不安。

当孩子一犯错,就知道逃不过一顿打的时候,他会放弃希望,从而被压倒性的无助感包围,形成“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

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小女孩,如果她在以后的人生路上遇到困难,你觉得她会回家跟爸爸说,寻求帮助吗?

很难!

习得性无助的孩子,只会觉得现实是无望的、没有办法的。

一遇到困难,他就会陷入“无助”的状态,从而放弃反抗的希望。

攻击性强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打BOBO”实验。

心理学家班杜拉,邀请了一群孩子,并且将他们分为两组。

一组孩子看到一位大人,对着玩偶“BOBO”一顿打。

而另一组孩子并没有看到这个场景。

随后,研究人员将孩子们单独带到房间,并且在房间里放置了一个“BOBO”玩偶。

接下来,研究人员故意惹孩子生气,想看他们的反应。

结果显示,看过打BOBO行为的孩子,也学起了大人的模样,对玩偶表现出了相似的攻击行为。

图片

孩子天生的学习行为,就是模仿。

当他一次次见到大人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打或骂时,他在耳濡目染下,也学会了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所以说,经常挨打的孩子,他的性格里会多一些攻击性。

因为他会通过模仿,将父母的行为,内化成自己行为的一部分,从而形成喜欢动手打人的习惯。

撒谎

除了无助、变得具有攻击性,孩子还可能会产生一种反应,那就是退缩。图像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658380
推荐日记
《整理书包》
《2022年 7月24日 星期天 晴 704》
《简单一记》
《日记194》
《繁荣路学校2.7班刘柠瑄小四班刘柠赫妈妈亲子日记第122篇~“夏天”的生日》
《做个好孩子》
《亲子日记第三十二篇——发现大蒲扇》
《2022.7.23》
《2022年7月24日星期日,晴,45》
《和女儿的亲子时光》
《爱劳动的臻妮57》
《2022年7月25日 星期一 晴》
《亲子日记》
《2022.7.24 184》
《学会爱孩子本来的样子(165)》
《父母规~诵读打卡2》
《打针那些事《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亲子日记143篇2022.7.23周六晴》
《自我激励(177)》
《弟弟,加油》
《亲子日记246篇 2022年7月22日 星期五 阴转晴》
《充实的一天》
《亲子日记141篇2022.7.21周四晴》
《(3)亲子成长日记》
《教育日记579 待客啦 2022年7月24日》
《亲子日记第166篇——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来日方长》
《过日子》
《努力》
《7月23日 周六 天气小雨 169 短途旅行》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