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母与子》李想妈妈的亲子日记
李想妈妈

2022年7月27日 星期三 晴 第126篇

今天学习家庭教育系列课程的第二十八节,《家庭规则的制定-2》。

在上节课里面我们谈到了家庭规则制定的上半部分,谈到了规则的作用,制定一个规则它的有效性及可执行性。这节课我们继续看家庭规则制定的下半节。我们要看在规则的执行过程中,家长要做哪些事儿。

图像

首先第一点,规则和爱一个都不能少。而且这两个是 不冲突的,给大家讲父母教养方式的时候,我们讲到了最好的一种方式是什么?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在权威型教养方式里边,他最可取之处就是有爱有管,这也是权威型的核心部分。也就是说规则要有爱也要有管。所以父母在给孩子去建立规则的时候,也是要明确的让孩子知道,父母是孩子的支持者,而不是反对者。不是我们非要建立一些规则,去为难你的,我们是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支持你,帮助你获得一些新的习惯获得好的能力。我们要把规则当做教育和支持孩子的方法,而不是树立权威的砝码。

有一些父母在执行规则的时候更强调,你一定要去做,因为这是我说的,所以这就属于我们把孩子执行规则当成我定的规则,所以你必须要去执行,我们把规则当成一个树立自我权威的一种方式了,那孩子本身也是容易去对抗,或者他的自我力量是容易被抑制的,到青春期的时候,尤其它容易来跟你抗议,我们讲逆反的时候会跟大家谈过,所以我们订立规则的目的是为了支持孩子,这是一种方法。同时要把规则的道理讲清楚,而不是让孩子盲目的去服从。为什么要去定义这样的一个规则,它可以帮我们得到什么?在这个过程里面,父母不是要凭自己的权威,独断专行,所以我们尽可能的要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让孩子参与进来,共同的去制定这个规则。孩子参与进来,我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我发表意见了,甚至哪条哪条是我说的,甚至孩子也可以去给父母去提一些要求,那这样的话,执行起来会更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尤其是在孩子比较早龄期,年龄比较小的时候,我们把它当成一种游戏来去执行它。所以说孩子参与制定的规则,他们自身也更愿意去遵守的。

同时在去执行家庭规则的时候,父母的态度也非常重要,心理学上非常强调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去执行家庭规则,而不是孩子一旦做不到,父母就要求批评,批评教育,要求,然后孩子还不做,父母这个时候情绪升级,然后开始吼,还不做,甚至开始用暴力的方式。这本身就会容易转移,把对于规则内容的执行上把注意力从这一部分转移到父母怎么怎么做的不对,父母不应该这样吼我,这样骂我,伤我的自尊心了,等等,所以最初我们坚持的东西是对的,但是由于态度上面,冲突上面,被成功转移到父母过于专制,对孩子不够尊重,然后不够信任,不够平等啊等等,就本末倒置了,所以我们更强调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去坚持。

图像

同时制定规则的数量也是我们需要考虑在内的。首先,规则并不是越多越好的,尤其是对于年长的孩子,其实我们要更多的给到孩子自由,给到他们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这样一个空间。其次,我们需要根据孩子的特点考虑去制定规则,比如说制定什么规则,以及制定多少规则。你要考虑孩子的一个特点,他是不是可以做得到,比如说他在很多问题上面全都会有一些行为问题。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去抓那个核心,不要一开始就期待各个方面都让孩子做到,因为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在一定的时期内,它其实会有一个限度,在那么多的事情上,你全都想去矫正他孩子会觉得做这个事儿受限制,做那个事儿也受限制,本身他的积极性就会被打落下去了。同时他的积极性,他的兴趣会分散在太多的事儿里边儿了,他的兴趣本身就会变弱了,那么我们不如制定比较少的规则,然后让他在一些习惯得到了好的变化,有了成就感之后,已经稳定下来了,甚至不需要这些规则了,已经被内化成一种习惯了。这种情况下再去制定其他的规则,那么前期的规则已经内化成一种习惯了,孩子就不需要去付出太大的注意来去执行它,已经成习惯了,很自然的。这种情况下,这块儿稳定了,再去制定你的规则。行为习惯上也需要一步一步的去调整的,所以制定什么规则,制定多少规则,一定要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孩子越大,规则越少,放权要越多,要给孩子自由的空间。

图像

在执行规则的过程中要善用自然后果法,避免惩罚。什么叫自然后果法?咱们先去认识一下,自然后果法是让儿童自己承受其过失带来的不良后果。通过体验来负起责任,认识错误,吸取教训的这样一个过程。为什么要避免惩罚呢?有的时候惩罚容易让孩子感受到羞辱,感受到屈辱,感受到羞愧,并且付出了的代价之后,他的责任反而减轻了,反正我已经被罚过了,那我心理上就不需要负有什么责任了,他反而想改变的那个动力会降低,有时候会出现这种状况。或者孩子口头让承认错误了,但是并不需要去调整一些什么样的行为。这样也是一个弊端,就是承认错误很容易,但是改变行为,改变习惯,你会发现变得很难。自然后果法是非常推荐家里边人去尝试使用的。

比如说对年龄比较小的孩子,该吃饭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一会儿玩这,一会儿玩那。很多家长的方式是什么呢?就是你赶紧吃啊,你不吃,待会儿妈妈就收了,你反复不断地说,但是你从来都不收。所以这个时候你说话的权威性,力量性,可信任的程度都会被降低,反而你怎么去劝他,孩子都未必会同意的。自然后果法的方式是什么样呢?用温和而坚定的语气告诉孩子,我们吃饭的时间是20分钟,这20分钟里面呢我们要抓紧时间去吃。如果你边玩边吃的话,那一会儿时间到了,妈妈就收走了,然后差不多到时候的时候,要提醒孩子,但是不需要啰嗦,甚至不需要太多的批评孩子,怎么这么磨蹭啊?天天的都这么磨蹭,不好好吃饭,然后一会儿收走了,到下午又喊饿了等等。不需要过多的说了,真正让孩子承担了后果,如果孩子真没有做到的时候,你让孩子去真正体验,去承担后果。有的时候比我们说的东西都会见效。到了间你发现孩子还没有吃完,那不行啊。你说,妈妈跟你说了,我们的午饭时间就是20分钟,现在到时间了,妈妈只能把这些饭撤走了,只能端走了,端走了之后,下午说好了没有饭吃就没有饭吃。然后饿了就是一些基础的水果可以吃,再饿了,那我们就要等到晚饭的时候才可以吃。这就是让孩子去承担自然后果,让孩子来去为他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的话,其实孩子才可以学会,我什么时间干什么样的事情,现在是吃饭时间,那我就要做这个事情,否则的话吃饭时间过了,我就想吃的时候也没有办法吃了,这就是规则。

自然后果法它的好处,首先可以帮祝孩子做出纠正,你让他体验过一次,而且他下午饿了,他说,妈妈我要吃饭。你说那没办法,咱们的晚饭时间是什么什么什么时候。他说,不行,妈妈我饿了。这刚几点呀?你就饿了,哦,是不是因为中午你就是当时没吃饱啊,你说今天妈妈已经告诉过你了,我们的晚饭时间就是什么时候才可以开。在此之前也可以吃一点水果,但是如果饿的话,没办法,我们要等到晚饭的时候。但是你要知道了,下一次在吃饭的时候,那你就要抓紧时间吃饭了,这样吃饱了,不然下午会饿的。你去提醒他,而不是指责批评他,让他了解到那个后果之后,更容易去纠正他的行为。

第二个,自然后果法本身也可以避免家长和孩子们的正面冲突。孩子真实的体验到了,他就知道去纠正他的行为了,而不是在和家长的剧烈冲突之下,不得不才去纠正的。

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因为在自然后果的过程中,孩子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了责任。比如说去借了爸爸的东西,然后每次都忘记还,还会有一些因为粗心大意的一些毁坏,爸爸会跟孩子说的,说你要么下一次你借完了之后你要还我,如果你不还我的话,那我就不能借给你了?孩子还无所谓,不往心里去,然后借了东西又没有还,那爸爸之后需要怎么做?你让孩子去承担这个自然后果,非常简单,比如说孩子借的是工具箱吧。把工具箱要上锁了,没有办法去用了,因为你之前你借了不还呀,所以爸爸希望每次我要用的时候都能找到它,那既然你借了不还的话,那你就不能再去使用了。让孩子去承担他行为的后果和责任,本身就是在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

图像

下一条,父母在去执行规则的时候,我们要言行一致的温和而坚定的去说,“不”,既然制定了规则,那就需要去严格遵守的,否则的话规则也就不不称之为规则了。在遵守规则的过程中,前面咱们提到过,父母要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温和而坚定的跟孩子去说,“不”。这里边首先父母要去控制的是自己的情绪,孩子吵孩子闹,这个时候父母你要稳住事,是很多孩子一吵的时候,父母因为承接不了孩子的情绪,父母的情绪一下就上来了,这个时候情绪对情绪其实已经没有孩子和教育者了,对吗?其实就是两个孩子的一个情绪冲撞,父母要很清楚我们的目的是什么?那么我们去做这个事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稳定的情绪更有利于达到我们想要的教育的效果。所以你一开始就预期到孩子可能会吵闹,孩子可能会抗议,孩子可能会出现的状况,有这种预期,有你的应对方式,这个情况下父母的情绪更能稳定住。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比如说腹式呼吸啊,深呼吸,对吧?腹式呼吸,保持胸腔不动,用腹部去呼吸,吸气的时候肚子鼓起来,呼气的时候肚子憋回去,三个腹式呼吸,基本上可以让你稍微平静一下,让你稍微放松一下,然后再去面对孩子。

一方面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我们要能接纳孩子的情绪。孩子可能会觉得,哎,不行,我做不到。比如说咱们谈到的瑞瑞的例子,这些东西我读不懂,我坚持不住,我不想做了,我今天好累哦,我不想去看书了。那这个时候怎么办?父母要能理解到孩子的情绪,就是接纳他的情绪。首先就是一个理解,对吧?哦,看起来你今天真的挺累的,你好像真的是不太想看书了,对吗?但是同时我们的规则还要坚持,那咱们要不要再尝试一下。比如说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选择,为规则的运行创造条件。比如说那你今天真的这么累啊,妈妈也能看得到哈,好像你很难再去看书了。那要不然这样吧,今天我们做一个转换,今天我们去听书吧,我们现在很多的APP上很多的软件上,全都有一个听书的方式的,对吧?我们去听书,那这样的话,既做了转换,不需要孩子去看,同时也为规则的执行去创造了一些条件。所以我们的规则其实不是僵化死板,一成不变的。我可以根据一些具体的情况创造一些条件,让孩子可以去坚持下去。注意我们是支持孩子去帮助他形成一个好的行为习惯,而不是一定要难为他,一定要让他很痛苦的,要去做到一些什么。

图像

同时父母要以身作则,就是言教和身教的一个关系。我们说有效的学习本身就是基于模仿的,人类的大脑里边,它是存在着很多镜像神经元的,镜像神经元本身就在促使着我们,不自觉的去模仿别人。使我们通过学习别人的经验来去提高自身的能力,所以父母的行为孩子本身就会有意无意的模仿。在潜移默化中被内化到孩子自身的心里边,成为一个行为习惯。

既然知道言教身教的重要性,这里边首先要避免双重标准。像上节课的案例里边,父母在执行规则的时候,你会发现在孩子觉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父母要去盯着孩子。然后跟着孩子的方式是什么呢?自己看手机要求孩子看书,这本身就是双重标准。孩子很容易觉得不公平,你都在玩,为什么要让我去学?同时你在那边玩着,他本身就是一个注意力的干扰,孩子就很愿意去看一看,觉得你的好放松啊,那你其实是对我一个考验是吧,所以避免双重标准。如果父母也能参与进去,和孩子一起去执行这个规则,那是最好的。所以有一些家长,比如说让孩子在去背一些古文的时候,孩子觉得好难呀。然后爸爸妈妈说什么?没关系,我们跟你一起背。不止你背,我也来背,我们甚至比比看谁背的快,然后我不理解这个是什么意思,我要去问你啊,你看你们老师怎么讲的,可不可以帮我讲一讲?我理解了之后会背的更快呀,这个时候还能像游戏一样,就是你追我赶的,会有这个动力对吗,我们在比赛呀,然后同时你也不懂啊,爸爸妈妈要问我,我要去做小老师,那我要更努力的把这些东西搞懂,然后才能去给爸爸妈妈讲的吗?要避免双重标准,当父母也参与进来的时候,哪怕是一件比较有难度的工作,孩子本身也会减少畏难的情绪。因为他会发现,这个时候爸爸妈妈跟我在一起呢,我们在一起做这个事情呢。

图像

再有在执行规则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夫妻间的理念要一致。夫妻间的理念一致,可以避免孩子去质疑规则的目的。那你们一个要往东,一个要往西,那我到底要怎么做?你们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到底怎么样对我才是好的?你们都没有统一,孩子就更容易糊涂了,同时孩子也可能会觉得就是执行规则的时候,那你们是不是在难为我呀?我妈妈都说我可以不,我爸爸非得要坚持。这孩子内在就会有犹豫有委屈,有畏难,我要挺妈妈的就是可以不玩,爸爸,你凭什么非要要求我去做到呢?尤其是当夫妻理念不一致,甚至夫妻为孩子教育问题发生争执,还是在孩子面前发生比较大的冲突或争执的时候,孩子也容易因为父母的一些争执而产生内疚。就是我家里面的战争是因为我而导致的,这是一个内耗的过程。在夫妻理念不一致的时候呢,孩子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所以当夫妻间的关系是一致的,这个时候规则最容易被推行下去,孩子也没有内耗的这些空间。

图像

最后我们谈一下建立规则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首先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家长要注意。要先照顾孩子的情绪,再去处理问题,照顾他的情绪,不代表我们说的就妥协了,不去执行规则了,这时候我们需要去理解孩子的情绪,等待孩子的情绪平缓下来,发生纠纷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在存在感和安全感之中去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去尊重孩子的感受,尊重他们的自尊感。

同时在有冲突的情况下,要去倾听全过程,问清缘由。看看孩子执行不下去是怎么回事儿?什么原因呀?比如说上一节课的案例里边的瑞瑞,你会去网上抄一些读后感去交给老师,为什么要去抄?然后瑞瑞可能就会告诉你,我是真的看不懂,我没有办法,我还要去交作业,我要不交作业我觉得挺不好的,那我才会去抄的,所以看不懂这个事儿太重要了,那我们可以怎么办?去降低难度,去找瑞瑞感兴趣的东西来让他作为阅读材料。

再有呢,我们需要去明辨是非。建立规则的过程中,明辨是非本身也是帮孩子去建立一个一生的一个道德上的概念,是非对错要清晰的。

同时呢,真遇到纠纷的时候,把事情所有内容一层层的去剥离开,每一层处理完了,再去处理下一层的内容。其实这个也是心理咨询的一个思路。在生活中在爱中去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所以咱们前面会说爱和规则,一个都不能少。

图像

再有呢,在这个过程里边,尤其是有一些争执,有一些冲突的时候,我们要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给孩子一个方向,告诉孩子可以怎么样去做,要给孩子去建立明确的权利意识,这样就会让孩子觉得什么是明确有理的,有责任感,有道德感的。

注意,建立规则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去学会,自己为自己负责。因为我遵守的是规则,而不是父母的权威。再有,我们要去注意,规则它是有弹性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前面我们会去谈到,就是在孩子真的很疲惫,今天不想看书的时候,我们把看书转化成听书,用规则的弹性来帮助孩子创造条件,可以履行规则。所以最后建立规则本身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种规则意识,而不是那个规则的内容本身。让孩子在遵守规则,执行规则的过程中,开始掌握一种规则的意识。

这节课我们主要跟大家分享了,建立规则之后,我们去执行规则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去做哪些事以及他的注意事项。

讲了这么多,回去啊,大家也可以在生活中和孩子们一起去制定一项规则,并且在执行规则的过程中去尝试错误,去体验,然后去修正他。

继续整理二年级奥数:推理故事和图文算式 例题3。

图像

【例3】(★★★)比一比,1只鸭和1只鸡,谁重一些?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660383
推荐日记
《2022年7月27日 星期三 天气 晴 周呦呦奶奶亲子日记第11篇》
《王奕馨的亲子日记9----听我给你讲故事》
《53篇》
《Page104 2022年7月13日》
《又要做核酸了》
《生命的意义(199篇)》
《亲子日记118篇》
《读《论语》有感(二)》
《七月,雨天》
《日记161 2022.7.26》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亲子日记第185篇《日常记事》》
《为无为》
《好运铜钱草》
《开始学习(第四十三篇亲子日记)》
《Page106 2022年7月15日》
《亲子日记第197篇~感恩感谢优秀的团队》
《成长快乐》
《2022.7.26 星期二 亲子日记 第283天》
《《母与子》李想妈妈的亲子日记》
《花露水》
《2022.7.26 周二 天气雨 和孩子一起成长》
《 176篇 摘录》
《伟大的闺蜜:我改!》
《披萨》
《钻进对方的心里与对方对话》
《(17) 当你明白了无常,一切就都是日常》
《懂事的泽桐》
《亲子日记232~《父母规》打卡65》
《2022.7.23星期六 天气阴 亲子日记第41篇》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