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孩子们宅在家里,亲子关系如何相处呢?假期过去了二十天了,亲子矛盾也在一点点的显现,又把武校的直播课再次听听,渴望有茅塞顿开的一瞬间。亲子关系之所以关系不融洽是因为冲突,而冲突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根源在于:思维模式—需求冲突,父母孩子立场不同,心中所想不同,但都想成为“做主之人”,这样矛盾就出来了,到底谁做主呢?情绪模式—焦虑不安,这个主要在父母身上,特别是母亲的不良情绪,会影响整个家庭的氛围,“土壤”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父母降低对孩子的高要求,包容孩子的低表现。无论亲子冲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了避免家中出现河东狮孔、鸡飞狗跳的场面,家长们要学会换位思考,都是从小长大的,可以做到身受感同,做到同理心,千万不要让孩子换位思考,孩子没有亲身经历过,孩子做不到感同身受。跟孩子相处中慢慢的探索适合自己的相处模式,首先先做到法管事,规则制度提前定好,在执行中不断的调整、纠正,最终找到适合自己家庭。切记要做到三不与三要:不唠唠叨叨,要理解接纳;不焦虑迁移,要换位思考;不抱怨揭短,要夫妻协同。特别是不要唠唠叨叨的,把孩子唠叨烦了,最终孩子们会把唠叨当成了背景,父母就失去了话语权了,所以父母要做到哑口无言(闭上嘴),洗耳恭听(打开耳)。亲子相处是一门艺术,需要父母蹲下来,聆听孩子的心声,相处中问题无处不在,需要父母内在情绪冷下来,也可以通过外在文字写下来,父母做到情绪平和;跟孩子沟通中说出来,然后通过外在表现在做出来,达到亲子的和谐。切记自己先做了情绪的主人!教育是一门长久的课程,陪伴在过程,需要父母的耐心!
今天的思茜说到做到了。我说:“妈妈喜欢整洁的客厅,妈妈希望下班到家后有一个舒适的环境,不知道思茜能给妈妈提供吗?”她说:“应该可以的。”我说:“相信你能做到。”下班到家后客厅的整洁我很喜欢,给了思茜一个大大的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