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日记第186篇 20220727 星期三 雨
今天早上,又来到了河边,昨天戴儿约着河边相聚,于是在群里发了一张河边的风景照,很快她依约而来,我们一起欣赏这盛开的荷花,轻拂的垂柳,边走边聊,边等待管管。
这位诸城同学竟然是第一次来故城公园,领着她转了一圈,也没有管管的信息,戴儿打算回家了,我们站在路口处,发现一个长裙美女拾阶而上,步态飘逸温柔,抬起头是喜悦的笑容,原来是你!
姗姗来迟的管管忘带手机,还好有缘的人终会相遇,她说是听到了我们说话的声音循声而来,不期而遇最是惊喜,短暂的相聚,又要匆匆告别,奔赴各自的工作和生活,朋友是我们的能量加油站,汲取彼此的能量,让我们一起面对生活的苦辣酸甜!
今天终于听完了《八堂自然课》,总有新奇的理论颠覆认知,方知此生有涯,而学无涯!
摘录一下:
《八堂自然课》,这是一本听完了之后一定会让你非常放松的书,它的核心主题是告诉我们,人类究竟要向自然学习什么。
这本书的作者一生都在天地之间行走,他是一个自然博物学家,几乎就生活在野外,不断地观察动物和植物,他总结出来了八条我们需要向天地学习的东西。
自然教我们的第一堂课,叫作接纳未知。我过去讲过很多书都在强调不确定性,但是绝大部分的人依然不接受不确定性,我们更希望生活是确定的,实际上接纳未知才是大自然运作的方式。
我们听听下面这些事实:“我们幸运地生活在一个‘科学惊喜’大放异彩的时代。听说蜘蛛可以借助大气中的电子飞翔,你不兴奋吗?”蜘蛛借助电子在飞翔。“它们用后腿支撑身体,在空气中吐丝,丝上带的负电荷推动周围空气中类似的负电荷,然后它们就飞上了天。
如果告诉你,在我们的身体里,在组成人体原子的电子、中子和质子之间有99.99999%是空的,你会不会打个寒战?补充一句,倘若清除这个空间,你实实在在的身体,也就是你的‘实质’就会小到看不见。假设这颗星球上的每个人都把这个空间清理干净,那么剩下的部分不过一块方糖大小。”你不觉得很神奇吗?
“再花点儿时间想想,你每天走在马路上,不可避免地要和大地接触。你鞋子上的电子推开街道上的电子,这意味着虽然极其接近,但是你并没有脚踏实地地走出你的人生,相反,你在飘。”如果你能够看到电子层面的这种关系,会发现我们在大地上是飘着走的,因为电子跟电子之间是有空隙的,虽然很小很小。
为什么讲这个呢?就是你如果能够更多地了解自然界,你会感受到惊喜:为什么自然界还有这么多跟我们的想法完全不一样的东西。整个自然界在此消彼长。那我们怎么去体会大自然呢?作者说首先你要调动各种各样的知觉,他举了几个例子。咱们可能很少有人去过落基山脉的深山中去体会,听一下他的感受。
“回到20世纪70年代我在落基山脉的荒野自由自在地闲逛的时候。那时,我发现自己总是走走停停,闭上眼睛倾听风声。事实上,我已经成了风的鉴赏家。……美国黑松闷声低吟;道格拉斯冷杉长吁短叹,发出波涛般的声音;山杨树的叶子像溪流一样哗啦啦地响;斑点桤木的声音截然不同,像从天而降的骤雨;低地的灌木发出生硬的嗖嗖声,麦草发出满足的沙沙声。在冻土的边缘、接近世界顶点的地方,我听到了亚高山冷杉的演奏:迎风的枝条被狂风扯断的声音和背风处的枝条扭曲缠绕的声音。”
“然后我开始培养触觉。溪水旁,贴着皮肤的空气冰凉湿润;落在眼皮上的阳光暖洋洋的;我用指尖划过老橡树开裂的树皮,抚摸山杨树和纸皮桦像涂了一层粉末的光滑树干。”
“大自然的气味不胜枚举:美国黄松的树皮散发着香草的味道;夜来香和山梅花的芳香持续不散;松针带着胡椒味儿;……大雨过后的草场的气味沁人心脾;玫瑰、草木犀和蒲公英的叶子各有独特芳香。闭上眼睛,各种气息扑面而来,那种感觉像周日早上,凑近刚煮好的咖啡或者刚出锅的肉桂卷闻到香气时一样。”
当我们走进大自然的时候,我们可以调动全身的感官——色、声、香、味、触,去体会自然带给我们的感受。
而我们人类的问题在哪儿?人类为什么需要向大自然学习这种接纳未知的能力?就是因为人类是有分类强迫症。人类从原始社会开始,为了能够节省大脑的能耗,我们的特点就是快速分类,比如这个东西有用,那个东西没用;这个东西有危险,那个东西没危险;这是我的朋友,这是我的敌人;这个人厉害,这个人不厉害。我们经常就把人、事、物快速地分类,这种“分类强迫症”带给我们的好处是大脑能耗降低,但是坏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世界过于二分法,我们太容易把这个世界分成两个极端。而摆脱二分法的方法,就写在大自然里边。
“走进森林后,虽然我们习惯性地认为小鹿、老鹰和草莓是好的,苍蝇和蚊子是不好的,但是任何一次真正的探究就算不能让我们喜欢上虫子,也至少可以让我们感觉到越来越多的变化。苍蝇是包括兰花和延龄草在内的所有植物的主要传粉者。另外,作为生物分解者,它们绝对是‘起死回生’的大师。苍蝇能吃掉很多蚜虫和飞蛾幼虫,所以说苍蝇肩负着全世界农作物丰收的重任也不为过。再看看蚊子,它养育了鱼、蜥蜴、鸟、蝾螈等万千生物。同时,烦人的蚊蚋的亲戚是可可树的主要传粉者。”蚊蚋是指小蚊子,它是可可树的主要传粉者。
“消灭一只蚊子可能意味着:啪!又少了一块巧克力。蜂鸟好,八哥坏;金花鼠惹人爱,大老鼠讨人嫌。但是,当你仔细观察大自然的杰作时,你会发现这些都是无稽之谈。难怪在遥远的古文明中,人类很早就意识到这种对立,比如好对坏、宠物对魔兽,是心神俱损的表现。”
要打破二分法,最好的方式是走到自然里边去看一看。这是第一堂课,让我们要学会接纳未知,不要有那么多的二分法,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疯狂……
我们最后用作者的话作为这本书的结尾,他说:“美近在咫尺,触手可及。夏日的午后,站在老枫树下,当你微微一惊,意识到什么都不用做,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没有需要制订的计划,只有阳光、树荫和微风吹过树叶的声音时,你就能感受到美。这是一场轻松而又不同寻常的交流:你呼出大树的养料,大树回敬你需要的氧气。世界在回报你,你也在回报世界。”
希望大家能够多到大自然里边走一走,听完这本书以后如果能够有这样的冲动——说我希望能够跟大自然有更多的连接,这本书的目的就达到了。同时,如果能够再想得多一点,学会大自然教我们的八堂课——接纳未知、相互依存、生物多样性、性别平等、尊重动物、效率至上、浴火重生以及长者的价值,这本书就更有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