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7.29号星期五晴亲子日记第208篇
经常被父母诟骂和贬低的孩子,会被消极的心理暗示所影响。他甚至会相信父母对他的评价都是正确的。
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按父母暗示、按父母的评价去行事,最终让语言成真,变成了父母嘴里的“笨孩子”。
曾看过一位33岁女大学生“啃老十年”的故事。女大学生叫范金成。
面对媒体,她哭着说自己所有的自信都被母亲打击掉了,根本没有独立做决定、独立面对生活的勇气。
她做的每件事,都会被父母挑出问题,然后被狠狠批评一番:认真学习做饭,家里父母会挑各种小问题,责骂她做得不够好。爱上了设计,渴望做一名设计师,遭到父母的批评:“有什么用?学习去。”
就算喜欢上雕刻,也是迎来父母无情的嘲笑:
“喜欢你也干不了。”不断的贬低与否定,让她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追求,甚至患上了严重的社交恐惧症。
这些也改变了她的整个人生走向。原本应该意气风发的女大学生,变得非常自卑敏感。
她只有学历,却没有能够面对社会的信心和能力。找工作碰壁后,干脆留在家里啃老。无论父母如何责骂催促,她都破罐子破摔,坚决不再出去工作。真的让自己成为了父母从小说到大的那种“废物”。
如果你受过语言暴力的伤,就要时刻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让孩子成为曾经的自己。我们要把爱和宽容传递给孩子,而不是一味的否定和打击。只有孩子感觉好的时候,他才能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