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线上育儿推广课题是“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学习完之后有了些许感悟。
晚上,带孩子在小区⼴场玩,忽然听到⼀个4岁左右孩⼦的哭声和他妈妈的吼声:“别⼈不跟你玩你就哭,哭什么哭,憋住。”孩⼦依然在哭,妈妈很⽣⽓,朝孩⼦的屁股上打了⼏下,孩⼦哭得更厉害了,妈妈⼜开始吼:“那是⼈家的球,⼜不是你的,别哭了,再哭就别玩了。”孩⼦依然在哭,⼀句话也不说,于是妈妈再也忍不住了:“你哭吧,别玩了,回家。”说完,⽣⽓地拽着孩⼦⾛了。
看到这⼀幕,我很⼼疼孩⼦,别⼈不愿意给他分享玩具,他没有同伴,就⽤哭表达伤⼼,想寻求安慰,谁知安慰没寻到,却招来了打骂,⽽不是引导,那么,孩⼦在以后和同伴交往时,依然还会哭,因为他不会和⼈交往。
我家女儿从开始会⾛路起,我就告诉家⼈,带孩⼦外出时⼀定要带2样东西:玩具和零⾷。这样,当孩⼦看到别⼈的玩具想玩时,别⼈的零⾷想吃时,可以和别⼈交换,交换也是与⼈相处之道。记得有⼀次,果果看到⼀⼩孩的喷⽔枪,特别想玩,可那个⼩孩不让,我赶紧拿出随⾝带的⼩飞机给孩⼦,让两⼈交换,结果那个⼩孩很喜欢⼩飞机,就同意了,两个孩⼦都很开⼼。
现在的孩子与外界进行交往的机会相比他们的父辈要减少很多,由于缺少与同伴进行交往的经验,结果导致很多的孩子不善于与他人相处,不懂得与人交往的技巧,社会交往能力差。孩子的交往能力并不是天赋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训练来提高。在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上,家长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坦诚和爱心是做人之本,以后想孩子有所作为就必须让他学会与人交往,适应集体,学会关心帮助别人。让孩子有健康的心里,不攀比,悦纳别人,客观的看待问题,看待他人,与他人相处取其糟粕。多看别人的优点,包容关怀他人。让孩子接受现实,面对现实,有勇气去面对人生道路上的成功与失败,告诉孩子,人生不会一帆风顺,跌倒了不怕,可以爬起来再重新来过,要有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些都是要从小培养的,现在我们知道还为时不晚,只要从小事抓起从点滴做起,相信我们和孩子都会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