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提升自我关爱意识的五个角度”。
第一点,我们每天都能够有意识地放松自己的身心。放松身心就相当于把拉紧的皮筋儿给它松解下来,让它归位。所以放松是回到平衡的重要的一个方式。
第二点,关于我内在的一些阻塞,每一天我都有意识地去看一看。我内在的情感、念头,各个部分是不是有一些堵塞,让我失衡?我在关系中是不是有应对,对事物是否有应对?我要去看一看这些淤堵,有意识地运用萨提亚模式帮助自己剥除淤堵。
这些淤堵就是我的一些偏见、阻塞的情绪,我能不能去容纳它们,就让它流动出来,接纳它们,然后去聆听它们送给我们的信息是什么?帮助自己恢复平衡,得到宁静和和平。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不好的体验,就像是受害一样。而我们的逃避与不愿意看,就会在抗拒否定中消耗我们的能量。貌似我们不愿意去体验、去隔离、否认,实际上我们还是与恐惧纠缠在一起。
而每一次的逃避都是在内在筑建起了阻碍、障碍、淤堵,如筑墙一般。那我们的内在空间就在防御墙中变得越来越狭窄。变得狭窄你就容易碰撞,对吗?房间小你就会撞墙,那我们的内在空间也是这样,别人很容易引发你的一些难受、不适的体验。在真正危险来临的时刻你当然是可以防御的,但是和平的时候你得撤掉,对吗?晚上把门锁上,白天你还得开开嘛。
我们总是在分裂的状态中,其实内在的体验都是属于我们的。就像我有一个大别墅,因为有些房间里有脏东西,我不想看,所以我就把它锁上。而实际上当我锁上的时候,我实际上错失了一份开阔与自由。看到我们的代价吗?而事实上我们是可以打开房门,把这些房间的污浊清理好,那我就可以享受更多美丽的空间,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当我们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可以去看到、允许承认、接纳这些不舒服的体验,当我们带着当下的意识来如是地接触这一刻的体验与发生的时候,我们就带入和平进入了内心,我们就带入光明进入内心,我们就为当下的体验打开了新的空间,我们选择了觉照而非应对。就像萨提亚女士说的,问题并不是这些不舒服的体验,真正的问题来自于我们对它们的评判和应对。那这些评判和应对的背后是一股恐惧的能量。我们在这样的能量中,让自己纠缠其中。不但会消耗自己的能量,也没有办法跟全然的自己在一起,走向更加的完整。
第三点,我能够在我的情境与关系中增加一些正向的连接,能够更关爱我的环境和关系。环境和关系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关爱到它们,也是为自己创造积极的空间和关系。环境和关系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关爱到它们,也是为自己创造积极的空间和关系网络,而这并不等同于讨好。在家庭中,在学校中,在亲属中,在朋友中,邻里社交中,我如何去表达爱与关心?
第四点,如果在深入的洞察自己的历程中,发现我们与过往还有一些牵绊纠缠,我们要有意识的去修复,过往可能还存续的影响,包括一些未完成事件。
第五点,每一天都有拥有为自己充电、为自己赋能的意识。自我肯定、冥想、与自然连接、与爱的人连接、阅读经典书籍、聆听高频音乐、积极运动。那这些部分我们都可以为自己充电,满足自己的渴望。
这五点,我们如果每天都可以去进行,随时随地的安住呼吸,放松心情。随时随地的关注自己的念头。是否在应对中,自己的身体是否在失衡中。然后拥有为自己充电赋能的意识,满足自己的渴望。不仅仅每天给手机充电,有意识的要为自己充电。
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够来练习,那我们就在为自己的内在空间和外在空间去创造更多的爱的空间。你就在主管你自己,主管你的生活,慢慢的我们能够更多地走向“创造”。当我们内在更亲近,外在更和谐,我们就可以更好的跟自己连接。我们内在的创造力量就会从心中升起。我们的内在的智慧也在身心的通畅中会流动出来,然后我们就会创造更有力量的局面。
当我们在这样的状态,就可以更好的去做助人的角色,支持到他人,关爱家人,关爱到朋友,而这些都不需要更多的用力,而是自然而然的由心而发,因为你已经活成了自然、自在、安定与宁静。
(本文选自知行一舍冥想社群6月16日
讨论精华)